我国稻米食味品质的研究进展及其影响因素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乐惠
作者: 王乐惠;张继宁;张鲜鲜;孙会峰;周化岚;周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稻米;食味;检测方法;检测指标;农事管理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学报
ISSN: 1000-3924
年卷期: 2023 年 39 卷 003 期
页码: 148-15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随着水稻产业体系的飞速发展,稻米的食味品质引起广泛关注.研究对比了国内外稻米食味品质的研究现状,简述了我国近年来稻米食味品质的研究历程,细化和列举了影响稻米食味品质的主要指标: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淀粉的糊化特性和胶稠度,并分别阐述了这四个指标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标准.同时,分析了现有的稻米食味品质的综合检测方法,如感官评价法、理化指标检测评价法和无损检测评价法及其对应的评价标准.最后,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认为应通过精准评价构建科学规范、本国化的稻米食味品质评价标准/系统,实现食味型水稻真正的本地化和产业化.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食用稻米米饭质地及适口性的研究. 陈能,罗玉坤,朱智伟,谢黎虹. 1999
[2]安徽优质稻米食味与理化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夏加发,李泽福,陈多璞,王元垒,石英尧,唐光勇. 2008
[3]稻米中重金属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分析. 刘郁,马晓慧,邢亚楠,车喜庆,郭莉,王井士,桑海旭,于亚辉. 2025
[4]优质多抗高产韭菜新品种-CC韭. 石凤信. 1999
[5]不同储藏方式对北方优质稻米食味值的影响. 李小婉,蒋洪波,马秀芳,沈枫,唐志强,吕桂兰. 2014
[6]利用SSR标记和表型性状聚类分析食味优良粳稻多样性. 李金州,朱镇,张亚东,赵凌,王才林. 2009
[7]优质粳稻新品种选育策略探讨. 景德道,林添资,刁立平,钱华飞,盛生兰,巫章平. 2009
[8]粳稻武育粳3号优质食味特性形成原因分析. 徐大勇,金军,杜永,胡曙鋆,方兆伟,朱庆森. 2006
[9]发刊词. 应存山. 1994
[10]中日水稻品种食味特性的研究. 崔晶,楠谷彰人,赵居生,牛景,刘建,陈秀琴. 2001
[11]不同栽培处理对稻米品质及食味的影响. 吕文俊,崔晶,孙玥,苏京平,王胜军,刘学军,崔中秋. 2019
[12]粳稻食味感官鉴定方法. 赵居生,楠谷彰人,崔晶,陈秀琴,刘健,牛景. 2003
[13]长江下游地区部分优质粳稻品种与越光稻米支链淀粉结构特征及品质性状比较. 李丁鲁,张建明,王慧,李茂柏,朴钟泽. 2010
[14]施肥对粳稻食味品质的影响. 赵居生,陈秀琴,李素敏,刘建. 2004
[15]氮肥处理对小站稻金稻919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王志玺,崔晶,孙玥,苏京平,王胜军,刘学军,崔中秋. 2019
[16]长三角地区54份粳稻种质食味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张丽霞,余飞宇,闫影,王冬兰,李瑞清,曹黎明,万常照,吴书俊. 2018
[17]‘津川1号’糙米不同水分含量对其理化特性和食味的影响. 生华,崔中秋,张欣,崔晶,楠谷彰人,松江勇次. 2017
[18]甘薯块根可溶性糖组分特征及其与食味的关联分析. 沈升法,项超,吴列洪,李兵,罗志高. 2021
[19]水稻高脂肪含量资源筛选. 陈庭木,邢运高,孙志广,方兆伟,王宝祥,刘艳,徐大勇. 2020
[20]第十三届粳稻发展论坛之15'全国优良食味粳稻品评结果报告. 孙雅君,孟庆虹,王才林,李振宇,卢淑雯.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不同种类挺水植物对甲烷排放潜力的影响
作者:孙会峰;张继宁;王从;张鲜鲜;周胜
关键词:挺水植物;人工湿地;甲烷;生物量;低碳
-
稻田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作者:张继宁;王乐惠;孙会峰;张鲜鲜;王从;高雅;周胜
关键词:水稻;稻米品质;施氮量;长期定位
-
水果玉米新品种'甜脆710'
作者:李晔;陈荣丽;蔡治荣;周胜;易红华
关键词:甜玉米;杂交种;品种
-
铁改性生物炭-凹凸棒石载体固定化菌剂制备及其对氯苯污染土壤修复作用
作者:李文章;胡亚茹;李法云;王玮;张继宁;郭琴
关键词:生物炭;微生物;固定化菌剂;氯苯;生物修复
-
覆盖作物土壤固碳效应和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王从;孙会峰;张继宁;张鲜鲜;周胜
关键词:覆盖作物;农田;土壤碳汇;固碳技术
-
生物炭调控农业废弃物堆肥过程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建国;高雅;张继宁;张鲜鲜;孙会峰;王从;周胜
关键词:堆肥;生物炭;农业固体废弃物;固碳;腐殖质
-
"双碳"背景下生物炭基肥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作者:张继宁;张鲜鲜;孙会峰;王从;刘善良;蒲加军;周胜
关键词:炭基肥;减排;固碳;生物炭;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