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性食叶害虫椰子织蛾的单倍型多样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优佳

作者: 李优佳;杨帆;吕宝乾;何荣晓;蔡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椰子织蛾;线粒体DNA;单倍型;地理种群;入侵

期刊名称: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1-411X

年卷期: 2020 年 41 卷 04 期

页码: 76-8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分析危害棕榈科Palmae植物的一种重要入侵食叶害虫椰子织蛾Opisina arenosella单倍型在原产地和入侵地的分布特点,揭示椰子织蛾入侵我国的虫源信息。【方法】利用线粒体COI基因分析16个地理种群共计172个样本,比较椰子织蛾印度种群和入侵地(中国、马来西亚和泰国)种群的遗传关系。【结果】片段长度为625 bp的172条序列共鉴定出12个单倍型,包含15个变异位点,构成2个明显的单倍型分支,其中一个分支由11个单倍型(IN1~IN11)组成,均来自印度种群,单倍型IN1是6个印度种群的共享单倍型,IN2~IN11为独享单倍型;另一个分支为单倍型HAP,由来自中国、马来西亚和泰国的种群共享;HAP与11个来自印度的单倍型IN1~IN11均存在4个变异位点。【结论】入侵地区的椰子织蛾种群来自同一基因型或者具有相同的入侵源;椰子织蛾种群入侵后受环境选择压力,在新栖息地产生新的突变或杂交。

分类号: S763.42

  • 相关文献

[1]我国西花蓟马线粒体DNA-COⅠ基因变异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乔玮娜,古君伶,闵亮,万方浩. 2014

[2]营养对不同地理种群周氏啮小蜂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吴琦琦,吕宝乾,曹凤琴,彭正强,温海波,金启安,吴晓霜. 2018

[3]原产地与入侵地椰子织蛾遗传分化特征. 杨帆,李优佳,SHAMEER K S,阎伟,吕宝乾,蒋方一丁,章雨璐,涂艳,齐可欣. 2021

[4]基于线粒体DNACOⅡ基因的亚洲玉米螟中国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分化及基因流研究. 张颖,王振营,何康来,王强. 2010

[5]中国南方双斑长跗萤叶甲地理种群遗传结构及Wolbachia感染. 李菁,张小飞,徐玲玲,申圆圆,李肖肖,王振营. 2021

[6]基于线粒体DNA COⅡ基因的亚洲玉米螟中国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分化及基因流研究. 张颖,王振营,何康来,王强. 2010

[7]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的中国二点委夜蛾遗传多态性分析. 朱彦彬,马继芳,董立,李立涛,姜京宇,李智慧,董志平,董金皋,王勤英. 2012

[8]山东省二点委夜蛾不同地理种群遗传结构. 王静,于毅,陶云荔,李丽莉,褚栋. 2014

[9]基于COⅠ基因片段的瓜实蝇遗传多样性分析. 张亚楠,龚治,牛黎明,李磊,张方平,韩冬银,符悦冠. 2017

[10]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Ⅱ亚基基因(COⅡ)序列的不同地理种群桃蛀螟的系统发育研究. 李菁,王振营,何康来,刘勇,白树雄. 2012

[11]陕西省异色瓢虫种群遗传结构及其多样性. 张小飞,徐玲玲,刘津,白明皓,王振营. 2018

[12]我国麦长管蚜不同地理种群的分化研究. 陈巨莲,程登发,孙京瑞,张云慧,刘勇. 2009

[13]玉米螟赤眼蜂不同地理种群mtDNA基因序列分析及遗传分化研究. 王振营,何康来,白树雄,李菁. 2011

[14]新疆锡伯族人群线粒体DNA的遗传学分析. 于长春,李文荣,谢力,张小雷,周慧,朱泓. 2007

[15]青海马铃薯晚疫病菌线粒体DNA单倍型鉴定及分析. 连延浩,叶广继,王舰. 2012

[16]安徽东流水牛线粒体D-Loop区遗传多样性与系统进化分析. 赵拴平,贾玉堂,徐磊,阮永明. 2016

[17]番茄晚疫病菌线粒体DNA单倍型鉴定及其分析. 余文贵,赵统敏,范学臻,陈志谊,罗楚平. 2009

[18]安徽新安江水牛mtDNA D-Loop区遗传多样性与系统进化研究. 赵拴平,金海,刘峻,李永胜,金磊,李倩,徐磊,贾玉堂. 2024

[19]几种药剂防治椰子织蛾的效果评价. 崔义,陈运金,王三勇,陈海燕. 2018

[20]椰子织蛾传入中国及其海南省的风险性分析. 阎伟,吕宝乾,李洪,李朝绪,刘丽,覃伟权,彭正强,骆有庆.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