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高光效育种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满为群

作者: 满为群;杜维广;郝迺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C_3作物中类似C4途径;高光效育种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09 年 03 期

页码: 382-38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从探索提高C3作物光合效率途径为切入点,在分析作物高光效育种历程阶段的基础上,从大豆高光效育种的总体思路、高光效的光合生理基础、高光效育种理论、高光效高产育种体系、高光效品种选育5个方面讨论了大豆高光效育种。旨在为通过高光效育种途径来提高C3作物光合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促进大豆高光效育种的进程。提出了启动C3作物自身C4途径,并将多项高光效功能整合,并与常规育种相结合,可能是提高C3作物光合效率新的突破点,从而确定了大豆高光效育种的总体思路。大豆高光效的光合生理基础是高光效品种的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与常规品种相比都有明显改善,并且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连锁相关。大豆高光效育种理论是依据作物遗传育种理论和作物生理学原理构成的。建立在作物生态类型基础上的高光效育种生理遗传基础和高光效的光合生理基础是大豆高光效育种理论基础。依据大豆高光效育种总体思路和理论,通过高光效育种实践建立了大豆高光效高产育种体系,育成了高光效品种黑农39、黑农40和黑农41。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大豆资源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变异. 印志同,孟凡凡,宋海娜,刘春英,喻德跃. 2009

[2]大豆超高产育种研究概述. 赵海红,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张振宇,郭美玲,王庆胜,李增杰,张茂明. 2020

[3]大豆高光效品种(种质)选育及高光效育种再探讨. 杜维广,张桂茹,满为群,陈怡,栾晓燕,郝乃斌,戈巧英,谷秀芝. 2001

[4]大豆株型与高光效育种的理论与实践. 杜维广. 2024

[5]大豆高光效育种研究进展(英文). 郝乃斌,杜维广,戈巧英,张桂茹,李卫华,满为群,彭德川,白克智,匡廷云. 2002

[6]春小麦光合速率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董建力,惠红霞,任贤,许兴. 2001

[7]油菜高光效育种研究进展. 王学芳,张耀文,田建华,赵小光,关周博. 2015

[8]黑龙江生态条件下马铃薯不同叶位叶片光合特性. 钱创建,李庆全,南相日,张微,张丽娟,牛志敏,夏善勇,解艳华,盛万民. 2019

[9]油菜高光效育种的思路、方法与选育效果. 张耀文,赵小光,王学芳,关周博,候君利,李殿荣,田建华,王竹云,卢庆陶,卢从明. 2017

[10]油菜高光效育种的难点及解决策略. 张耀文,赵小光,关周博,王学芳,侯君利,董育红,田建华,李殿荣,卢庆陶,卢从明. 2018

[11]水稻关键光合功能因子及高光效育种途径刍议. 唐海燕,袁定阳,谭炎宁,易自力. 2008

[12]转育PEPC基因的杂交水稻的光合生理特性. 李霞,焦德茂,戴传超,王守海,吴爽,李成荃. 2001

[13]水稻高光效育种研究进展及展望. 蔡耀辉,李永辉,邱箭,颜龙安,詹国兴,毛凌华,颜满莲. 2009

[14]作物高光效育种研究进展和展望. 李霞,周文彬,钱前. 2022

[15]共转化法获得无筛选标记的转PEPC、PPDK基因水稻恢复系纯合体. 段美娟,谭炎宁,易自力,袁隆平,辛世文. 2007

[16]转pepc基因水稻的选育. 李霞,吴爽,焦德茂,王守海,李成荃,古森本. 2001

[17]植物高光效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张忠梁,张名昌,白云凤,闫建俊,冯瑞云. 2011

[18]水稻高光效生理育种初探. 朱雄涛,汪真. 2003

[19]高光效甘薯品种浙薯86的选育、产量与品质特征. 沈升法,项超,孟羽莎,李兵,吴列洪. 2024

[20]油菜光合相关性状及定位研究进展. 郭少敏.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