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田间自然诱导法的甘薯基腐病种质资源抗性鉴定与评价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沈升法

作者: 沈升法;刘也楠;李兵;罗志高;刘伟明;吴列洪;项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薯基腐病;种质资源;抗性;发病率;病情指数;产量损失率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22 年 004 期

页码: 985-9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甘薯基腐病是在浙江省东南沿海地区新发生的、由间座壳属病原菌侵染引起的真菌病害。为了筛选抗病种质资源和探索病害田间自然诱导抗性鉴定方法,对126份甘薯供试种质资源进行了田间抗性鉴定,并分析了甘薯生长后期的病情变化以及种质抗性对鲜薯产量损失率的影响。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对照品种浙薯255表现为高抗,浙薯38表现为抗,浙薯13表现为高感。在89份新收集资源及当地主推品种中不存在高抗等级,抗等级的仅有3份,65%以上品种表现为高感。在抗病品种浙薯255的34份杂交后代中筛选出13份抗病种质,其中高抗的有6份,抗的有2份。甘薯生长后期病情发生显著变化,尤其是中抗、感病种质从120 d至135 d时病情指数跃升幅度大。135 d时整体发病植株的4级病级比例达93.8%,绝大多数发病植株最终基部完全腐烂或枯死。甘薯鲜薯产量与抗性水平呈线性相关,抗性好(高抗或抗等级)的品种鲜薯产量损失率可以控制在15%以下,而感病品种的鲜薯产量损失率超过65%,甚至绝收。总之,甘薯基腐病抗病品种资源稀少,通过抗病亲本的常规杂交可以获得抗性好的育种材料,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可以作为甘薯基腐病田间自然诱导抗性鉴定指标。

分类号: S435.31

  • 相关文献

[1]莫桑比克不同腰果品系对叶果回枯病的抗病性调查研究. 张中润,王金辉,Americo Uaciquete,梁李宏. 2015

[2]油菜菌核病为害损失估计和严重度与产量及产量构成成分关系研究. 程晓晖,刘越英,郭茂胜,黄军艳,郑在武,张凤启,周瑢,刘胜毅. 2011

[3]稻曲病发生与氮肥施用的关系初探. 何海永,陈小均,詹金碧,全兴科,吴石平,杨学辉,袁洁. 2008

[4]2015年东北地区大豆田病害种类与危害程度调查研究. 李沐慧,王媛媛,陈井生,颜秀娟,刘晓宇,段玉玺,朱晓峰,陈立杰. 2016

[5]海南辣椒、樱桃番茄病毒病调查及病原dot-ELISA鉴定. 严婉荣,赵志祥,肖彤斌,张善学,文香玲,王会芳. 2021

[6]复合生防菌剂对田间烟草根茎类病害的防治效果. 刘畅,姚晨虓,李小杰,李成军,刘东升,陆施羽,李淑君. 2021

[7]长春和哈尔滨地区李子红点病发生危害调查. 陈井生,苗雨瞳,张鹏,刘大伟. 2018

[8]贵州火龙果溃疡病发生情况及发病因素调查. 柏自琴,李兴忠,赵晓珍,郑伟,程蕾,吴永忠,陈仕梅,王正媛,张永忠. 2020

[9]新疆阿勒泰地区罗布麻锈病发生动态及影响因子. 蓝艳茹,高鹏,刘起棠,黄景凤,段廷玉. 2018

[10]2种土壤改良措施防治烟草青枯病研究. 夏先全,张伟,蒋文平,刘旭. 2013

[11]沙打旺黄矮根腐病在我国北方5省区的分布与危害. 李彦忠,南志标,张志新,刘永儒,高兴业,郑健勋. 2011

[12]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纹枯病控制效果试验. 高汉亮,颜群,唐茂艳. 2009

[13]评估茶枝柑黄龙病病情的3种定量方法的比较研究. 马冲,何桢锐,孔广辉,周江文,钟君泽,周而勋,程保平. 2024

[14]针对烟草蚜传病毒病的避蚜与防病关系研究初报. 李淑君,陈玉国,王海涛,李荣兴. 2002

[15]外源水杨酸(SA)对不结球白菜根肿病的抗性诱导效应. 朱红芳,高倩倩,李晓锋,刘金平,翟文,朱玉英. 2017

[16]玉米灰斑病发生趋势研究. 李志勇,梅丽艳. 2008

[17]小麦赤霉病发病率与病情指数关系初步研究. 张匀华. 2000

[18]7个无核葡萄品种在兰州地区的霜霉病发病调查. 杨瑞,郝燕,李红旭,王玉安,张辉元. 2010

[19]小麦纹枯病不同接种方法的比较. 颜伟,蔡士宾,吴纪中,张先义,吴小有. 2007

[20]环境因子对黑龙江省水稻品种抗纹枯病的影响. 马军韬,张国民,辛爱华,肖佳雷,刘迎雪,宫秀杰.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