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县红牛和安格斯牛18月龄背最长肌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与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格阳

作者: 张格阳;李玉龙;朱肖亭;张志杰;翟亚莹;牛欣然;黄永震;曾滔;张子敬;施巧婷;王二耀;吕世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郏县红牛;安格斯牛;转录组;肌肉;候选基因

期刊名称: 畜牧与兽医

ISSN: 0529-5130

年卷期: 2023 年 55 卷 005 期

页码: 14-2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旨在通过转录组学分析筛选出影响牛肌肉发育的候选基因.对5头18月龄的郏县红牛背最长肌进行转录组测序,获得转录组数据后与3头18月龄安格斯牛背最长肌的转录组数据(GSE57327)进行联合分析.结果:与安格斯牛相比,郏县红牛背最长肌中4 945个基因表达显著上调(FDR<0.05),2 186个基因显著下调(FDR<0.05).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与代谢相关生物学过程中.KEGG信号通路分析显示差异表达的基因主要富集到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等通路上.从氧化磷酸化通路中筛选出两品种间差异表达最显著的20个基因,通过反刍动物基因组数据库(ruminant genome database,RGD)查看该20个基因的组织表达情况,其中泛素-细胞色素c还原酶复合物Ⅲ亚基Ⅺ(UQCR11)、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7A1(COX7A1)、细胞色素c铜伴侣蛋白(COX17)、NADH氢酶辅酶Q铁硫蛋白5(NDUFS5)和线粒体ATP酶合成体ε亚基(ATP5F1E)这5个基因在牛骨骼肌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其他组织,推测这5个基因在牛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候选基因进行进一步验证.

分类号: S823

  • 相关文献

[1]郏县红牛生长发育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陈付英,牛晖,施巧婷,滑留帅,冯亚杰,徐照学,王二耀. 2018

[2]金茅黑鸡肉品质性状的关联转录组分析. 李国辉,谢恺舟,戴国俊,张跟喜,张涛,杨国明,陈兰,韩威,苏一军,王金玉. 2019

[3]厚皮甜瓜心部果肉蔗糖含量QTL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杨永,范蓉,张学军,李寐华,凌悦铭,张红,杨文莉,姜雪,张永兵,伊鸿平. 2022

[4]基于RNA-seq番石榴果实软化候选基因的挖掘及表达分析. 范競升,马松琼,宁琳,何江,陈念,欧景莉,陈豪军,陈丹. 2025

[5]基于血液转录组探究皮山红羊繁殖性状候选基因的差异表达. 陈雪艳,木合塔帕·买买提江,李政,阿布都塞米·阿布力米提,杨会国,依明·苏来曼. 2024

[6]菠菜冷胁迫和热胁迫下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联合分析. 宫瑞,张林琳,崔彦玲,陈海丽,李然红,潜宗伟. 2024

[7]美国短毛黑水貂快速生长过程中转录组差异表达分析. 荣敏,张然然,涂剑峰,王天娇,孙丽敏,杨颖,徐佳萍,邢秀梅. 2019

[8]郏县红牛耳成纤维细胞的建立. 楚秋霞,辛晓玲,王二耀,施巧婷,于翔,滑留帅,徐照学. 2018

[9]郏县红牛成年母牛体尺指标与体重的相关性分析. 刘贤,张花菊,吴胜军,李志明,孙红霞,王献伟,徐泽君,黄永震,张子敬,茹宝瑞. 2021

[10]郏县红牛开发利用和产业化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张顺进,张子敬,刘贤,张花菊,祁增芳,文逸凡,陈付英,李志钢,丁晓婷,杨国杰,雷初朝,陈宏,黄永震. 2020

[11]利用选择性清除方法鉴定牛繁殖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 吕世杰,陈付英,张子敬,王李辉,张松山,王二耀,徐照学,施巧婷. 2020

[12]郏县红牛的种质资源描述及保护利用. 魏成斌,蔺萍,盛卫东,徐照学. 2013

[13]郏县红牛种质资源个性描述. 魏成斌,吴姣,蔺萍,盛卫东,徐照学. 2013

[14]郏县红牛POLB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李玉龙,吕世杰,翟亚莹,张志杰,朱肖亭,张子敬,陈付英,施巧婷,王二耀. 2022

[15]宰前活体评定等级与安格斯牛产肉性能的关系研究. 闫向民,薛强,崔繁荣,郝剑刚,张金山,李娜,李红波,周振勇,张杨. 2019

[16]不同比例马铃薯秧青贮对安格斯牛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岳彩娟,杨宇为,侯鹏霞,马吉锋,施安,梁小军. 2020

[17]北方枯草期精料不同饲喂量对安格斯牛产后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 岳彩娟,郝剑刚,韩明山,于洋,王建东,侯鹏霞,高海慧,梁小军. 2020

[18]新疆褐牛与安格斯牛胴体及肉质性状及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差异比较. 陈俐静,陈卓,李娜,孙亚伟,李红波,宋雯雯,张杨,姚刚. 2020

[19]新疆2家牛场引进安格斯牛的牛病毒性腹泻、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和布鲁氏菌病检测. 李欣宇,叶锋,钟旗,马晓菁,谢彩云,易新萍,赵红琼,姚刚,刘丽娅,谷文喜. 2020

[20]粗饲料不同组合对黑安格斯青年母牛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赵晓川,亓美玉,王嘉博,刘利,孙芳.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