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种核酸快提取法对羊口疮病毒和羊痘病毒DNA提取效能的比对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谭小雨

作者: 谭小雨;杨洋;郭紫晶;李彦敏;张志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快速核酸提取试剂;羊口疮;羊痘;qPCR;RPA-LFD

期刊名称: 畜禽业

ISSN: 1008-0414

年卷期: 2023 年 34 卷 005 期

页码: 1-5,9

摘要: 目的 合理选择病毒快速核酸提取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2 种商品化核酸快提取法——Cell-to-cDNA裂解液(A法)和基于磁珠核酸提取方法(InnuPREP MP Basic Kit A,B法),提取羊临床样品中的羊口疮病毒(ORFV)和羊痘病毒(CaPV)核酸,使用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系统(qPCR)和重组酶聚合酶扩增结合侧流层析技术(RPA-LFD)方法进行平行检测,并与常规核酸提取方法(宝生物病毒DNA/RNA提取试剂盒,C法)比较.结果 与C法相比,在A法和B法提取的46 份疑似orf拭子中,qPCR的ORFV核酸检出率分别为70.8%和87.5%,RPA-LFD的检出率分别为69.5%和82.6%;在A法和B法提取的52 份疑似CaP的拭子样品中,qPCR的CaPV核酸检出率分别为77%和90%,RPA-LFD的检出率分别为65.5%和89.7%.对组织样品分析发现:A法不能用于组织样品的核酸提取;在B法提取的52 份疑似orf组织样品核酸中,与C法相比,qPCR的ORFV核酸检出率为93.7%,RPA-LFD的检出率93.3%;对B法提取的61 份疑似CaP组织样品核酸中,qPCR的CaPV核酸检出率为94.5%,RPA-LFD的检出率为88.7%.结论 磁珠核酸提取方法(B法)可适用于不同样品中的ORFV和CaPV核酸的快速提取.

分类号: S858.26

  • 相关文献

[1]羊痘的诊断与防控. 王娜,苏胜杰,戴伶俐,宋越,张帆,张月梅,赵世华,刘威. 2020

[2]羊痘病毒分子特征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陈轶霞,才学鹏. 2008

[3]羊痘在中国的流行现状分析. 颜新敏,吴国华,李健,朱海霞,张强. 2010

[4]2020-2021年日喀则市羊痘的血清学调查分析. 元振杰,马弘财,王冬经,旦增欧珠,加央,曾江勇. 2023

[5]羊口疮LAMP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其初步应用. 余波,洪开祥,谭诗文,冉懋韬,徐景峨,罗成波,洪开春. 2014

[6]羊口疮的比较治疗试验. 陈尧贵,陈家宏,赵研,高连仲. 2016

[7]羊口疮病毒对树突状细胞成熟和功能的影响及转录组学分析. 冯倩,吴锦艳,李玲霞,杜国玉,尚佑军,刘永生,刘湘涛. 2019

[8]一起黑山羊感染羊口疮和前后盘吸虫的诊断与防治. 黄元,八晓敏,宋帅,廖任如,王晓虎,陈晶,向华. 2021

[9]羊口疮疫苗研究进展. 王玲玲,刘永杰,郑海学,张克山,刘湘涛. 2015

[10]羊传染病四季发病特点及其防制. 张克山,尚佑军,逯忠新,刘湘涛. 2012

[11]羊口疮病毒基因组结构及重要基因功能研究进展. 张江绒,田谦,王艳华,周洛译,孙跃峰,王光祥. 2024

[12]山羊皮肤成纤维细胞热休克蛋白A1B抑制羊口疮病毒增殖. 张克山,孔汉金,刘永杰,郑海学,刘湘涛. 2015

[13]一例山羊口疮的诊治. 翟少伦,吕殿红,温肖会,吴大成,袁洁,周秀蓉,贾春玲,魏文康. 2015

[14]绵羊和山羊嗜血支原体感染的检测及分子鉴定. 王绍伟,简莹娜,赵萍,陈胜利,郝华芳. 2016

[15]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Hsp90 mRNA在温度刺激和鳗弧菌感染下的表达特征. 生安志,鞠辉明,李贵阳,李杰,莫照兰. 2016

[16]玉蜀黍黑粉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段丽萍,曹言勇,李会勇,陈洵,石磊. 2018

[17]ACT1-qPCR定量分析弓形虫内参引物的筛选与鉴定. 郭海婷,陈志宝,李中原. 2018

[18]用于荔枝qPCR分析的内参基因克隆及稳定性分析. 魏永赞,赖彪,胡福初,李晓静,胡桂兵,王惠聪. 2012

[19]绿盲蝽八个普通气味受体基因的克隆及功能鉴定. 李彬,张赛,王晨蕊,王桂荣,刘杨. 2020

[20]体外法研究酵母发酵饲料对瘤胃发酵参数及瘤胃细菌数量的影响. 张棋炜,张政,杨晶晶,高民,胡红莲,刘大程.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