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品种志分析吉林省八十五年来大豆育成品种产量和品质的演变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伟

作者: 张伟;王曙明;邱强;闫晓艳;彭宝;张晓霞;姜海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产量;品质;演变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09 年 28 卷 06 期

页码: 28-3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根据品种志和选育报告(1923~2007年)分析了吉林省大豆育种产量品质进展。结果表明:吉林省85 a间共育成323个大豆品种,随着年代推移育成品种数量逐渐增加,2000年以后育成125个大豆品种;品种区域试验的平均产量由20世纪50年代前的1 549.7 kg.hm-2提升到2000年以后的2 777.8 kg.hm-2,60、70、80、90年代和2000年以后,产量增幅分别达45.2%,5.2%、5.0%、4.5%、15.3%。育成含油量超过22%的品种45个,吉育89含油量达到24.61%;蛋白质含量超过45%品种12个,吉育101蛋白含量达47.94%;不同年代育种贡献表明,2000年以后育种进展最大。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2005—2017年山东省审定大豆品种农艺和品质性状演变分析. 李伟,张彦威,林延慧,张礼凤,王彩洁,张军,徐冉. 2018

[2]吉林省不同年代大豆育成品种产量与品质性状变化趋势. 郑宇宏,陈亮,孟凡凡,范旭红,张云峰,孙星邈,王明亮,王曙明. 2016

[3]宁夏春大豆品种演变及栽培技术进步对大豆产量的贡献分析. 赵志刚,罗瑞萍. 2019

[4]山西省近二十年审定小麦品种的农艺和品质性状变化. 马小飞,李竹梅,王敏,曹勇,李晓丽,姜兰芳,郝建宇,张定一,姬虎太. 2020

[5]国家区试鲜食春大豆重要农艺性状的演变. 赵朝森,赵现伟,杨中路,何艳琴,王瑞珍,曹小新,万辉,郭兵福. 2019

[6]2000—2009年中国冬油菜区试品种品质及产量性状的演变. 俞琦英,刘凤兰,张冬青. 2010

[7]国家区试长江流域春大豆品种农艺、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演变. 赵朝森,赵现伟,杨中路,何艳琴,王瑞珍,郭兵福. 2019

[8]国家区试鲜食夏大豆品种重要农艺性状的演变. 赵朝森,赵现伟,王瑞珍. 2022

[9]山西省审定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演变分析. 任海红,马俊奎,刘学义,任小俊. 2018

[10]山东省近年来审定小麦品种农艺和品质性状演变分析. 宋健民,戴双,李豪圣,程敦公,刘爱峰,曹新有,刘建军,赵振东. 2013

[11]安徽省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的性状演变分析. 胡国玉,李杰坤,王大刚,吴倩,王维虎,黄志平,张磊. 2020

[12]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大豆株型演变浅析. 姜玉久,贾立君,杨亚红. 1997

[13]吉林省大豆栽培技术演变与发展趋势. 闫晓艳,刘凤珍,邱强,石一鸣,张怀春. 2006

[14]新疆大豆生产与布局历史演变分析. 苗红萍,田聪华,王仙. 2024

[15]江淮稻区水稻品种主要品质性状表现和农艺性状演变特点分析. 徐大勇,吉建安,朱庆森. 2004

[16]江苏淮南地区小麦品种现状分析与育种策略探讨. 姚国才,姚金保,杨学明,郭世平,金德洲,钱存鸣,周朝飞. 2001

[17]南疆棉花历史主栽品种的纤维品质演变研究. 王俊铎,梁亚军,龚照龙,李雪源,陈全家. 2015

[18]不同基因来源的大豆产量和品质分析. 郑伟,魏湜,郭泰,王志新,吴秀红,李灿东,刘忠堂,刘玉红,韩世峰. 2010

[19]中微量元素对优质大豆产量品质的影响. 闫晓艳,邱强,张伟,张明浩,石一鸣,徐洪庆,张明红. 2010

[20]大豆品种鼓粒期田间抗旱鉴定. 邵玉彬,孙宾成,胡兴国.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