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高温对育肥猪不同部位脂肪代谢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鑫

作者: 吴鑫;冯京海;张敏红;苏红光;贾安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持续高温;育肥猪;脂肪组织;脂肪代谢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5 年 48 卷 05 期

页码: 952-95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持续高温对育肥猪脂肪代谢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影响的机制。【方法】选用16头(79.6±1.2)kg的健康杜长大阉公猪,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分别饲养于(30±0.5)℃(高温组)和(22±0.5)℃(常温组)的环控舱内,单笼饲养,自由采食和饮水。环控舱内温度在21 d试验期内保持不变,湿度控制在(55±5)%,每天光照14 h,舱内持续均匀通风。试验期满屠宰,宰前12 h禁食,自由饮水。【结果】和常温组相比,高温组育肥猪胴体重和皮下脂肪厚有所降低,但并不显著(P>0.10);与常温组相比,高温组育肥猪背部皮下脂肪占胴体的比例无显著变化(P>0.10),肾周脂肪占胴体的比例有提高趋势(+22.06%;P=0.07),背最长肌(LM)脂质含量有降低趋势(-22.39%;P=0.08),表明持续高温对猪不同部位脂肪沉积的影响存在差异。持续高温显著降低育肥猪背部皮下脂肪和肾周脂肪中苹果酸酶(ME)活性(P<0.05)和脂肪酸合成酶(FAS)活性(P<0.05),显著降低LM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P<0.01)和FAS(P<0.05)的含量,显著降低肝脏中FAS活性(P<0.01),FAS、ME和ACC为脂肪酸从头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上述结果表明,持续高温抑制育肥猪不同组织脂肪酸的从头合成。持续高温对3个不同部位脂肪中激素敏感脂酶(HSL)的含量无显著影响(P>0.10)。持续高温对育肥猪皮下脂肪中脂蛋白酯酶(LPL)含量无显著影响(P>0.10),显著升高肾周脂肪中LPL含量(P=0.05),显著降低LM中LPL含量(P=0.05),持续高温对上述3个部位脂肪组织中LPL含量的影响规律与这3个部位脂肪沉积的影响规律相一致,表明持续高温可能通过调控LPL的含量,影响育肥猪不同部位脂肪的沉积。持续高温降低LM前部(P<0.05)和后部(P<0.01)的L(+)-β-羟脂酰Co A脱氢酶(HAD)的活性,HAD是脂肪酸β-氧化过程中的关键酶,上述结果表明,持续高温抑制育肥猪骨骼肌中脂肪酸的氧化供能。持续高温极显著升高LM中c AMP含量(P<0.01),对肾周脂肪和背部皮下脂肪中c AMP含量无显著影响(P>0.10)。持续高温显著升高血浆中非酯化脂肪酸(NEFA)的浓度(P<0.05),有升高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浓度的趋势(P=0.07),对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无显著影响(P>0.10)。【结论】持续高温对育肥猪不同部位脂肪沉积的影响存在差异。环境高温可能通过影响LPL的含量,调控脂肪酸的摄入,影响育肥猪不同部位脂肪的沉积。环境高温抑制皮下脂肪、肾周脂肪、LM和肝脏组织中脂肪酸的从头合成,但同时也抑制骨骼肌组织中脂肪酸的β-氧化,这可能导致血浆中NEFA浓度升高,并在肝脏重新酯化、组装为VLDL,被脂肪组织重新摄入,但血浆中NEFA和VLDL升高的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分类号: S828.4

  • 相关文献

[1]持续高温对不同性别北京油鸡脂肪代谢及血液脂肪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郝婧宇,卢庆萍,张宏福,张晓迪. 2012

[2]脂肪组织炎症对动物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柴金宝,王含琼,刘利,王建发,卜也,岳萌萌,孙芳,武瑞. 2023

[3]饲粮中添加桑叶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脂肪代谢和肉品质的影响. 李有贵,张雷,钟石,章学东,李庆海,吕志强,计东风. 2012

[4]高温暴雨时节莱州湾沿岸刺参池塘养殖技术要点. 曹金凤,张传涛,赵炳然,孙祥山,宁晨洁,黄经献. 2016

[5]持续日变高温对肉鸡矿物质代谢的影响. 杜荣,张敏红,张卫红,王丹莉. 2000

[6]持续冷热环境对肉鸡生产性能、糖代谢和解偶联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苏红光,张敏红,冯京海,吴鑫,胡春红. 2014

[7]运单系列玉米品种生理特性及栽培措施研究. 王安乐,陈朝辉,孙振刚,薛建兵,魏国英,赵德法. 2004

[8]持续高温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刘圈炜,卢庆萍,张宏福,杨琳,刘胜军. 2009

[9]受冻害苹果园的恢复技术. 李敏. 2010

[10]持续高温的发生规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赵德法,王安乐,陈朝辉. 2004

[11]持续高温对生长猪血清生化指标及肌肉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刘圈炜,卢庆萍,张宏福,杨琳,刘胜军. 2010

[12]细菌性暴发病的病例分析及防治措施. 罗理,赵飞. 2011

[13]玉米自交系材料耐高温特性鉴定筛选初报. 王安乐,陈朝辉,赵德法. 2003

[14]猪脂肪组织酵母双杂交文库的构建及质量鉴定. 陈俊峰,王璟,张家庆,高翔,白献晓,任巧玲,高彬文,马强,郭红霞. 2016

[15]猪前体脂肪细胞的培养方法及生物学特征研究. 马红. 2009

[16]绵羊前体脂肪细胞的分离培养及诱导分化. 崔京京,富俊才,孙岩,陈东. 2012

[17]UCP3基因在巴马猪和藏猪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和甲基化分析. 范一萍,王彦芳,陶聪. 2019

[18]草鱼肠系膜脂肪组织高质量总RNA提取方法的研究. 姜鹏,骆丽婷,李胜杰,樊佳佳,马冬梅. 2021

[19]菊粉对猪肉脂肪组织中3-甲基吲哚含量的影响. 刘彦,宋维平,张艳. 2006

[20]北京油鸡与AA肉鸡脂肪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 苗向阳,冯浩咏.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