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氮方式对春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占军

作者: 刘占军;李书田;周卫;谢佳贵;张宽;王秀芳;侯云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有机肥氮替代;产量;氮素吸收;经济效益

期刊名称: 中国土壤与肥料

ISSN: 1673-6257

年卷期: 2012 年 03 期

页码: 59-6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方式(习惯施氮量、推荐施氮量及等氮量下有机肥替代)对春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能显著提高春玉米产量,2008年和2009年分别提高11.2%~16.8%、10.9%~24.2%。等氮量下,30%有机肥氮替代模式能够维持或显著提高春玉米产量。除2009年推荐施氮量下有机肥氮替代处理春玉米产量低于习惯施氮量外,其它相同施氮模式间春玉米产量均无显著差异。有机肥氮替代模式氮素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较等氮量下100%化肥氮偏低,但施氮效益较高,因此,有机肥氮部分替代化肥氮可作为东北春玉米的有效施氮措施。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玉米产量和氮素吸收对不同施氮模式的响应. 罗健航,王海廷,赵营,刘晓彤,张学军. 2019

[2]控释氮肥与尿素配施对玉米生长和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秦裕波,李前,徐晨,刘志全. 2021

[3]刈割后施氮对冬小麦再生植株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及产量的调控效应. 王丹丹,王玉平,沈禹颖,冯成庸. 2015

[4]施石灰和秸秆还田对双季稻产量和氮素吸收的互作效应. 廖萍,刘磊,何宇轩,唐刚,张俊,曾勇军,吴自明,黄山. 2020

[5]适雨灌溉下氮肥运筹对水稻光合特性、氮素吸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晏军,吴启侠,朱建强,张露萍. 2019

[6]氮水平对微型马铃薯种薯特性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李秋琛,温江丽,郭文忠,李建设. 2019

[7]氮肥基追施比例对芝麻产量和氮素吸收、分配的影响. 李丰,高桐梅,卫双玲,曾艳娟,吴寅,田媛,王东勇,栾晓钢,裴新涌. 2019

[8]控失尿素施用量及不同配比对棉花产量与氮肥利用的影响. 马腾飞,李青军,张炎,哈丽哈什·依巴提,张鹏忠,姜婷婷. 2018

[9]秸秆还田下化肥减施对苏北地区水稻产量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晏军,王伟义,李斌,李亚芳,蒋润枝,沈明晨,王春云,崔必波. 2021

[10]减氮增锌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及土壤无机氮的影响. 尹彩侠,李前,孔丽丽,侯云鹏,秦裕波,王蒙,刘志全. 2020

[11]根际氧浓度对水稻产量及其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胡志华,朱练峰,张均华,禹盛苗,林育炯,金千瑜. 2014

[12]氮肥基追比例对烟农19小麦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武际,郭熙盛,王允青,张平治. 2008

[13]不同施肥水平对温室番茄生长、氮吸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韩雪,曲梅,李银坤,王湛,郭文忠,陈菲. 2021

[14]缓/控释肥对双季稻产量、氮素吸收和平衡的影响. 侯红乾,冀建华,刘益仁,黄永兰,冯兆滨,刘秀梅,胡兆平,韦礼和,王子君. 2018

[15]尿素配施添加剂NAM对棉花生长发育、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李青军,张炎,王金鑫,李宁. 2014

[16]高光效小麦群体提高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机理. 丁永刚,陈欢,曹承富,乔玉强,赵竹,李玮,张向前,杜世州. 2024

[17]“三控”施肥技术对水稻生长发育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田卡,钟旭华,黄农荣. 2010

[18]宁夏引黄灌区有机无机肥配施对露地蔬菜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和土壤无机氮残留的影响. 崔银萍,罗健航,吴涛,冒海军,陈晓群,张学军. 2015

[19]冬小麦氮素吸收及产量对喷灌施肥均匀性的响应. 李久生,李蓓,宿梅双,饶敏杰. 2005

[20]P·Zn组合对小麦生长·产量和籽粒含氮量的影响. 尹恩,武际,郭熙盛.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