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眼小绿叶蝉鸣声的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冬香

作者: 赵冬香;高景林;陈宗懋;徐汉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假眼小绿叶蝉;鸣声信号;通讯

期刊名称: 茶叶科学

ISSN: 1000-369X

年卷期: 2004 年 24 卷 04 期

页码: 12-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自行设计的微音监控系统研究了茶树重要害虫假眼小绿叶蝉的鸣声产生情况以及相关的声学特征。结果表明,假眼小绿叶蝉若虫不发声,雌虫单独时未见有鸣叫行为,而雄成虫能够发出由寄主植物传递的振动声信号,用于个体间通讯。试验记录了雄虫的普通声、干扰声和雌、雄虫交配前的求偶声3种鸣声,并就3种鸣声的单个脉冲持续时间、脉冲间隔和亚脉冲数等声学特征进行了比较。鸣声习性的研究,为进一步开展假眼小绿叶蝉综合防治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分类号: Q965

  • 相关文献

[1]印楝对假眼小绿叶蝉鸣声通讯影响的研究. 赵冬香,高景林,徐汉虹,陈宗懋. 2005

[2]多功能昆虫鸣声信号采集和分析系统及其在褐飞虱鸣声研究中的应用. 赖凤香,傅强,张志涛,程登发. 2004

[3]"贵州茶叶"创刊简要的回忆. 汪桓武. 2012

[4]穴居鼠通讯方式及通讯功能研究进展. 卫万荣,张灵菲,张小刚,张卫国. 2016

[5]编码通讯与手机的入网容量. 李路,李跃. 2010

[6]洗瓶机触摸屏系统设计. 王教领,宋卫东,王明友,吴今姬,王培雨. 2015

[7]假眼小绿叶蝉的发生规律及化学防治. 魏进,段婷婷,朱淮武,廖国会. 2011

[8]43.7%甲龙SC对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效及安全性. 姚雍静,廖向前,曹雨,王家伦,陈娟,梁远发. 2013

[9]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防治茶小绿叶蝉试验. 谭济才,李健权. 2003

[10]基于mtDNA COI的假眼小绿叶蝉系统发育研究. 付建玉,李乐,袁志军,唐美君,肖强. 2014

[11]假眼小绿叶蝉虫量消长和单个发生高峰期分段标准研究. . 1994

[12]间作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种群动态与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顾俊荣,董明辉,李浩宇,范君,杨代凤. 2017

[13]假眼小绿叶蝉微卫星位点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李倩,陈学新,韩宝瑜. 2016

[14]添加农用有机硅对假眼小绿叶蝉防效的影响. 郭华伟,朱国念,姚惠明,唐美君. 2013

[15]不同种植模式下茶假眼小绿叶蝉种群动态的调查. 汪云刚,李良静,冉隆珣,玉香甩,吴文伟,韩宝瑜,李忠美. 2010

[16]茶树-害虫-天敌间的化学信息联系. 陈宗懋,许宁,韩宝瑜,赵冬香. 2003

[17]假眼小绿叶蝉自然天敌控制作用的评价. 庞雄飞,谢振伦. 1997

[18]茶小绿叶蝉优势种的归属. 赵冬香,陈宗懋,程家安. 2000

[19]基于mtDNACOI的假眼小绿叶蝉系统发育研究. 付建玉,李乐,袁志军,唐美君,肖强. 2014

[20]15%茚虫威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 彭萍,王晓庆,林强,黄尚俊,胡翔,唐敏.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