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南生态区再生稻生产技术概述(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姚雄

作者: 姚雄;李经勇;唐永群;文明;肖人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再生稻;发展;生产技术;应用效果

期刊名称: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ISSN: 1009-4229

年卷期: 2014 年 02 期

页码: 236-237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具有南方稻作技术特色的再生稻。文章首先简要回顾了我国西南生态区再生稻研究进展;其次,详细阐述了再生稻生产技术的关键措施;最后,根据近年来的生产实践,描述了再生稻生产技术的应用效果。本文的目的是希望在世界水稻主产区,特别是光热资源富余的地区,促进再生稻生产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宣城市虾田再生稻绿色生产技术探讨. 胡锋,孔令娟,陈刚,王青,黄建兵,何小卫,邵秋云. 2022

[2]北纬32°地区早熟中稻"一种两收"栽培技术模式及应用效果分析. 杨前进,张立平,董伟,管博伦,陈富昌,顾纪云,郭永生. 2023

[3]红麻轻简化高效生产技术应用效果研究. 倪水员,徐绍才,骆霞虹,陈常理,金关荣. 2012

[4]推进我省肉羊产业化应注意的和个技术问题. 陈明新. 1997

[5]绿色有机农业生产技术及生产模式. 赵大为. 2014

[6]促芽肥用量和留茬方式对赣东北地区再生稻产量和再生能力的影响. 夏桂龙,欧阳建平,柳开楼,李亚贞,周利军,余跑兰,胡惠文. 2016

[7]再生稻轻简化种植技术研究进展. 胡志华,李大明,徐小林,黄庆海,柳开楼,胡惠文,叶会财,周利军,余喜初. 2017

[8]柳州市山区双低油菜新品种引种试验分析. 杨桂芬,杨日,柳有广,李前琦,何忠. 2011

[9]再生稻产量与根系机理的相关性. 林文,张上守. 2001

[10]基于头季关键生育期的NDVI值诊断再生稻的生长状况. 柳开楼,刘璇,胡惠文,段红霞,夏桂龙,李亚贞. 2015

[11]超级稻—再生稻—西葫芦复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梁忠明,刘爱息,潘建敏. 2012

[12]准两优608在江西油菜-中稻-再生稻三熟制模式下高产栽培技术. 李亚贞,肖国滨,郑伟,肖小军,黄天宝,吴艳,吕伟生,刘小三,陈明,叶川. 2017

[13]再生稻及超级杂交稻再生利用研究进展. 邓启云,陈春光,庄文,武文. 2007

[14]准两优608一季加再生单产超15t/hm~2高产栽培技术. 欧阳红,赵湘群,李立志,康冬前. 2014

[15]两系杂交早灿作再生稻栽培试验初报. 蔡立湘. 2002

[16]超级杂交稻“一季加再生”高产示范与主要栽培技术. 彭既明,李立志,曾文雄,贺雨金. 2010

[17]谈谈两优培特的一季加再生栽培技术. 罗孝和,廖瑞靖. 2000

[18]头季不同施氮方式对再生稻生理生化的影响. 杨东,陈鸿飞,卓传营,林文雄. 2009

[19]四川再生稻次适宜区中稻早熟高产配套技术定量研究. 杜胜德,段翔. 1993

[20]再生稻机械化栽培技术研究. 徐秀娟.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