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与诸葛菜属间杂交及GISH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乔海云

作者: 乔海云;李菲;张淑江;章时蕃;孙日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白菜;诸葛菜;属间杂交;GISH

期刊名称: 园艺学报

ISSN: 0513-353X

年卷期: 2009 年 36 卷 10 期

页码: 1473-147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不同类型的大白菜与诸葛菜进行属间正反杂交,运用蕾期重复授粉及胚挽救技术,在大白菜为母本的组合中获得了31株幼苗,GISH鉴定表明有16株具有预期的染色体数,2n=22,为真杂种;在诸葛菜为母本的组合中没有得到杂种植株。田间调查显示,杂种一代植株综合性状介于双亲之间,同时花粉败育。

分类号: S634.1

  • 相关文献

[1]诸葛菜种子最适发芽条件筛选. 孙学武. 2018

[2]诸葛菜的蜜粉源价值评价. 孙学武,李子环,王世福,郑祖林. 2019

[3]诸葛菜OvCYP86MF基因的克隆及其特性分析. 周生茂,曹家树. 2010

[4]甘蓝型油菜和诸葛菜属间杂种高世代材料形态学和细胞学分析(英文). 赵志刚,杜德志,李再云. 2012

[5]冬季遮阳对诸葛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闻婧,张俊,孟力力,唐玲,荣立苹,李淑顺,韦金河,李倩中. 2014

[6]甘蓝型油菜和诸葛菜属间杂种高世代材料形态学和细胞学分析. 赵志刚. 2012

[7]氮肥用量对诸葛菜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刘佳,张杰,徐昌旭,志水胜好,曹卫东. 2013

[8]冬季绿肥作物诸葛菜和甘蓝型油菜的蜜粉源价值评价比较. 孙学武,沈浦,于天一,郑永美,吴正锋,王才斌. 2020

[9]诸葛菜种子质量研究和不同浓度GA_3及盐胁迫对萌发的影响. 杨平飞,刘海,罗鸣,杨丽丽,张金霞,宋智琴,彭竹晶,吴明开. 2019

[10]甘蓝型油菜与诸葛菜属间杂交后代形态学与细胞学研究. 朱程,黄桃翠,刘希忠,唐世义. 2019

[11]DNA分子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在植物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别同德,张伯桥,高德荣,程顺和,马谈斌. 2008

[12]十个八倍体小偃麦的细胞学鉴定和染色体构成分析. 亓晓蕾,鲍印广,李兴锋,钱兆国,王瑞霞,吴科,王洪刚. 2017

[13]小偃麦部分双二倍体及其异附加系异源染色体的GISH分析. 吉万全,张学勇,R.Wang,R.Petroski,K.C.Armtrong,G.Fedak. 1999

[14]抗条锈小滨麦易位系的鉴定. 陆文辉,林小虎,李兴峰,王黎明,陈寅初,王洪刚. 2005

[15]抗白粉病耐盐小麦-中间偃麦草附加系‘山农120211’的鉴定. 徐林涛,马莹雪,张超,吴瑕,亓晓蕾,何方,鲍印广,王洪刚. 2014

[16]抗白粉病小麦-中间偃麦草双体异附加系的鉴定. 林小虎,王黎明,李兴锋,赵逢涛,高居荣,李文才,陆文辉,王洪刚. 2005

[17]小偃麦部分双二部体及其异附加系异源染色体的GISH分析. 吉万全,张学勇. 1999

[18]一个小麦-大麦2H代换易位系的鉴定与解析. 李世鹏,刘宏魁,吴颖,苏胜忠,单晓辉,李贺,韩俊友,陈孝,原亚萍. 2018

[19]六倍体小黑麦染色体的荧光原位杂交分析. 杨婷,陈星灼,隋建枢,王伟,杨春苗,彭泽,耿广东,张庆勤,张素勤. 2019

[20]小冰麦附加系高代材料中染色体的组成和变异研究. 李亚莉,董艳辉,侯丽媛,王育川,吴新明.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