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耕作方式玉米田病害发生情况调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晋齐鸣

作者: 晋齐鸣;宋淑云;张伟;李红;沙洪林;王立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耕作;病害

期刊名称: 吉林农业科学

ISSN: 1003-8701

年卷期: 2006 年 31 卷 03 期

页码: 57-58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在实施5年以上的保护性耕作、深松及常规农田中,对玉米苗期病害和成株期病害进行了调查。初步明确保护性耕作和深松两种耕作方式能加重玉米土传病害的发生,玉米苗期病害发病率增加34%~50%,对气传性病害的影响较小。深松能减轻苗期病害的发生,降低发病率14.5%~43%。保护性耕作方式能明显减轻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但茎腐病明显加重。对纹枯病及气传性叶部病害类无明显的影响。

分类号: S435.131

  • 相关文献

[1]浅析玉米宽窄行耕作栽培技术. 谭国波,边少锋,刘武仁,郑金玉,马虹,张丽华,冯艳春. 2002

[2]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连作玉米田根际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徐莹莹,王俊河,刘玉涛,王宇先,高盼,杨慧莹,樊景胜. 2018

[3]小麦、夏玉米两茬秸秆还田不同耕作方式施肥技术研究. 刘海忠,王保强,武玉华,徐有,张庆江. 2004

[4]关于改进东北春玉米现行耕法的思考. 郑金玉,罗洋,郑洪兵,李瑞平,李伟堂,刘武仁. 2010

[5]玉米宽窄行深旋免耕精量播种机田间试验及效果. 楚杰,路海东,薛吉全,赵明. 2014

[6]连年深松和施用有机肥对土壤肥力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宫亮,安景文,邢月华,刘艳,孙文涛. 2016

[7]不同耕作与保墒措施对小麦、玉米周年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王洪庆,郭庆,何方,潘晓莹. 2014

[8]辽宁玉米产区引种玉米品种对多种病害的抗性评价. 王丽娟,董怀玉,陶烨,刘培斌,赵杨. 2018

[9]重庆玉米杂交种及自交系抗病性鉴定与应用研究. 鲜红,史明元,黄诗铨,杨晓蓉,崔丽娜. 2007

[10]河南省夏玉米品种对6种主要病害的抗性评价. 施艳,燕照玲,王珂,赵清爽,席靖豪,李冠楠,刘焱昆,袁虹霞,李洪连. 2019

[11]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玉米主要病害发生为害的影响. 董怀玉,董智,刘可杰,王丽娟,刘培斌,侯志研. 2020

[12]拉萨玉米叶斑病发生种类及其防治对策. 拉巴卓玛. 2020

[13]南繁玉米的病虫鼠害及其防治. 姜军,南元涛,魏国才. 2003

[14]玉米病害和病原名称整理及其汉译名称规范化探讨. 王晓鸣,段灿星. 2020

[15]播期对玉米早代自交系田间抗病性的影响. 张新,王振华,汪红. 2002

[16]广东省鲜食玉米病害发生种类及其病原鉴定. 郭跃华,郑卓辉,张德雍,李学文,王振中. 2010

[17]2001-2015年宁夏玉米病虫害发生特征与损失分析. 佘奎军,刘永进,贺奇,彭玉海,刘艳妮,程晋龙,杨国虎. 2017

[18]玉米病害发生现状与推广品种抗性对未来病害发展的影响. 晋齐鸣,石洁,王作英,李晓. 2006

[19]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的抗病特性研究. 戴法超,朱振东,焦志亮,杨家秀,李晓,郭满库. 2000

[20]吉林省玉米病害发生情况及综合治理措施. 徐艳荣,孙发明,焦仁海,刘兴二,刘武仁.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