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草)复合种植阻控坡地水土流失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颖
作者: 李颖;杨宁;李开宇;马凤江;冯良山;魏忠平;郭铭;肖继兵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农林复合系统;粮草间作;水土流失;侵蚀阻控
期刊名称: 辽宁林业科技
ISSN: 1001-1714
年卷期: 2022 年 002 期
页码: 54-58,73
摘要: 农林草复合种植系统对生态环境修复以及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林间作是现代农林复合系统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林草复合系统属于农林复合系统的一大类。该文在明确农林草复合种植系统的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农林草复合生态系统在阻控坡地水土流失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提出应把农林草复合种植系统做为一个多层次的整体,综合考量其各层次的耦合机制及防蚀效应。
分类号: S157.43
- 相关文献
[1]浅析利用紫花苜蓿生饲养猪的经济效益. 顾永芬,左俊曦. 2007
[2]农牧交错带粮草带状间作防风蚀保土效应的研究. 赵举,郑大玮,潘志华,程玉臣. 2005
[3]坡耕地粮草间作的培肥保土效果及生态环境经济效益. 汪立刚,梁永超. 2008
[4]农林复合系统规划设计的研究进展. 陈卫平,朱清科,薛智德,张惠. 2008
[5]农林复合系统滇龙胆茎叶化学计量特征研究. 沈涛,张霁,赵艳丽,左智天,王元忠. 2015
[6]胶-农复合生态系统生态效益比较研究. 曹建华,蒋菊生,梁玉斯. 2007
[7]低丘红壤南酸枣-花生复合系统物种间水肥光竞争的研究——Ⅱ.南酸枣与花生利用光能分析. 高国治,王明珠,张斌. 2004
[8]关于风化花岗岩荒山产沙量的计算. 木本秋津,内田太郎,水山高久,李昌华. 2000
[9]铁岭市黑土区生态建设经验概述. 戈素芬,何玉. 2008
[10]大凌河流域水土流失的地理环境分析与防治对策. 李晓华,李铁军,张俊生,邹桂霞,杨秀荣. 2000
[11]利用TM卫片进行水土流失动态研究与监测. 黄毅,姜尚方. 1998
[12]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探索. 郑国相. 2000
[13]浅谈朝阳地区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甘作勋,孙守学,刘海英. 2008
[14]利用任意三角形平面要素预测水土流失量. 王丽,党福江. 2003
[15]贵州坡耕地可持续管理研究. 朱青,王兆骞,尹迪信. 2007
[16]黔中地区坡耕地水土流失及坡面防护技术研究. 夏锦慧,邓英,陈明华,肖厚军,蒋太明. 2004
[17]贵州水土保持研究现状及展望. 罗龙皂,范成五,李渝,秦松. 2012
[18]坡耕地经济植物篱建设技术. 秦松,夏锦慧,邓英,李杰. 2004
[19]耕作措施与氮肥对黑土流失及氮损失的影响. 宿敏敏,王晓军,高洪生. 2017
[20]建议水土流失补偿费改税. 党福江,蒋春光.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苗期摘叶对玉米茎秆抗倒伏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邹晓锦;李永铁;徐嘉翼;宫亮;孙孝丹;张银环;王旭东;李月红;杨金泽;吕林辉;王志海;冯良山
关键词:苗期摘叶;玉米;倒伏;茎节;产量
-
板栗新品种'燕栗4号'
作者:张树航;李颖;郭燕;张馨方;范丽颖;刘金雨;王广鹏;熊永斌
关键词:板栗;品种;晚熟
-
辽西地区光伏种植生产模式可行性分析-以高粱为例
作者:窦爽;李俊志;王晓东;朱晓东;肖继兵
关键词:辽西地区;高粱;光伏种植;效益分析;可行性
-
不同抗螨性板栗差异次生代谢物筛选与分析
作者:张馨方;王广鹏;张树航;李颖;郭燕
关键词:板栗;针叶小爪螨;抗螨性;次生代谢物
-
侵蚀沟相关研究汇总分析
作者:李纯乾;赵旭珍;柳金库;丁宏宇;肖继兵
关键词:侵蚀沟;治理模式;空间格局
-
基于WMAIP集成模型的华北冬小麦适宜播期与冬前积温下限研究
作者:陈先冠;冯利平;白慧卿;孙爽;李国强;程陈;江敏;李颖;赵锦
关键词:冬小麦;冬前积温下限;最迟播期;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MAIP
-
西南麦区骨干亲本川麦42重要基因组区段的确定及其对衍生品种的遗传贡献
作者:刘泽厚;万洪深;杨凡;王琴;唐豪;杨宁;杨武云;李俊
关键词:川麦42;骨干亲本;重要基因组区段;遗传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