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褐芽病发生规律及其病情严重度分级标准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瑶

作者: 陈瑶;刘惠芳;马驰宇;姚雍静;周玉锋;杨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褐芽病;发生规律;病情严重度;分级标准

期刊名称: 贵茶

ISSN:

年卷期: 2022 年 01 期

页码: 43-51

摘要: 为茶树新发病害——茶褐芽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开展了其发生规律及其病情严重度分级标准研究。通过连续3年系统调查,此病害从4月上旬至10月中下旬持续发病,在此发病期内具3个高峰期,分别是4月中下旬、 5月中下旬和7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通过分析发病率与最高气温的关系,初步明确其为高温型病害。根据发病率为其产量损失率的特点,按照各季茶青产量最大允许损失率(即利润率)对应100%利润损失率的关系,结合2019和2020年的茶青产量及其利润率调查分析结果,推导出利润损失百分率100%、80%、40%、20%、10%、0%对应的产量允许损失率分别为40%、32%、16%、8%、4%和0%,据此将茶褐芽病病情严重度划分为6级,0级:发病率为0;1级:0<发病率≤4%;3级:4%<发病率≤8%;5级:8%<发病率≤16%;7级:16%<发病率≤32%;9级:32%<发病率。结合3年发病率的调查数据,进一步验证了该分级标准准确可靠。研究结果可为该病害的防控措施和田间防效试验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和指导。

分类号: S435.711

  • 相关文献

[1]基于PLS算法的棉花黄萎病高空间分辨率遥感监测. 竞霞,黄文江,琚存勇,徐新刚. 2010

[2]棉花单叶黄萎病病情严重度高光谱反演模型研究. 竞霞,黄文江,王纪华,王锦地,王克如. 2009

[3]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与反射率光谱数据监测小麦条锈病严重度的对比分析. 赵叶,竞霞,黄文江,董莹莹,李存军. 2019

[4]小麦白粉病菌群体对温度的敏感性研究. 丁克坚,段霞瑜,周益林. 2009

[5]2009年我国部分麦区小麦白粉病菌群体对温度的敏感性. 王保通,周益林,段霞瑜. 2010

[6]乌拉尔甘草种子种苗分级标准制定. 张国荣,张玉进,李生彬. 2004

[7]波尔山羊系列讲座-波尔山羊的开发前景及品种选育标准. 张泉福. 2001

[8]李种质资源自花和自然坐果率及分级标准. 郁香荷,孙猛,刘威生. 2008

[9]黄瓜根结线虫病病情指数分级方法研究. 刘伟中,王宏宝,毛佳,赵桂东,王暄,李茹,付佑胜. 2014

[10]李种质资源白花和自然坐果率及分级标准. 郁香荷,孙猛,刘威生. 2008

[11]苹果品种果实果胶含量及分级标准研究. 闫震,聂继云,李海飞,徐国锋,李志霞,李静,毋永龙,吴锡,王昆. 2012

[12]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风蚀气候侵蚀力的计算与分析. 王永,赵举,程玉臣. 2005

[13]柴达木盆地细土平原带土壤盐分及其组成的盐渍特征. 李月梅. 2019

[14]油梨嫁接苗分级标准探讨. . 2019

[15]潞党参的种苗质量分级标准. 肖淑贤,侯沁文,蔡子平,蔺海明,雷振宏,王旭峰,王玉龙,宋朝霞. 2020

[16]菠萝蜜锈病分级标准及田间病害调查. 黄纬君,胡福初,沈文涛,郭利军,赵亚,罗志文,顾红杰,范鸿雁. 2019

[17]金铁锁种苗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陈翠,赵文林,程远辉,戚淑威,熊永兴,和绍鹏,和文娟,周国华. 2020

[18]南方砂梨二次花分级标准探讨. 钟必凤,李文贵,邓家林,张绍铃. 2013

[19]水稻品种抗恶苗病鉴定方法的研究. 郑镐燮,吕彬,吴润植,聂宏. 1993

[20]棉花抗黄萎病鉴定与评价标准的商榷. 冯自力,李志芳,冯鸿杰,师勇强,张芸,朱荷琴.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