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用烟秆生物黑炭对红壤性稻田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庆荣

作者: 陈庆荣;王成己;陈曦;唐莉娜;刘岑薇;宋铁英;黄毅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烟秆生物黑炭;稻田;根际微生物;促生菌;高通量测序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16 年 31 卷 02 期

页码: 184-188

摘要: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烟秆生物黑炭对红壤性稻田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试验设置4个生物黑炭施用水平,在水稻抽穗扬花期采集根际土壤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施用生物黑炭后稻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OUT与Chao1指数降低,而Shannon指数升高。对主要菌门的分析发现变形菌门、放线菌门与厚壁菌门的丰度增加,酸杆菌门、疣微菌门的丰度降低。在属的水平上,发现一些对植物生长有益的促生菌有增加的趋势。

分类号: S154.3

  • 相关文献

[1]烟秆生物质炭对烟草根际土壤养分及细菌群落的影响. 王成己,陈庆荣,陈曦,唐莉娜,刘岑薇,宋铁英,黄毅斌. 2017

[2]草莓枯萎病病株与健株根际基质真菌群落组成分析. 唐冬兰,唐泉,蒋立奔,宋芹芹,曹荣祥. 2021

[3]黄河三角洲芦苇根际固氮微生物的空间分布特征. 宋延静,马兰,李萌,付娆,梁晓艳,张海洋,王向誉,郭洪恩. 2020

[4]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阳光玫瑰不同砧木根际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肖慧琳,王建萍,杨业凯,郑秋玲,徐维华,宫磊,宋志忠,唐美玲,刘万好. 2022

[5]退役铀矿优势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特征分析. 张丽娟,王宁,黄伟,罗义,郑国锋,王玮. 2022

[6]不同培养条件对小麦根际可培养微生物影响. 吕路琼,欧阳由男,叶淑珍,游雨欣,李斌,王艳丽. 2024

[7]四川三台县麦冬//玉米间作体系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及功能分析. 孙小芳,曾华兰,刘勇,何炼,况再银,代顺冬,华丽霞,蒋秋平. 2025

[8]池塘养殖尾水经稻田生态工程净化后的浮游细菌群落特征. 陶玲,李晓丽,朱建强,李谷. 2017

[9]不同沼灌年限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分析. 朱金山,张慧,马连杰,廖敦秀,杨星勇,王龙昌,王定勇. 2018

[10]不同促生菌培养发酵分泌的激素和有机酸含量. 舒健虹,王子苑,刘晓霞,李亚娇,王小利. 2020

[11]促生菌菌株的分子鉴定及对黑麦草的促生效应研究. 刘晓霞,王小利,王子苑,曾庆飞,舒健虹. 2019

[12]14株芽胞杆菌菌株的分子鉴定及其促生机理分析. 陈峥,刘波,邓文琼,朱育菁,郑梅霞,李慧敏,刘欣,王阶平. 2021

[13]三株优良促生菌的16S rDNA序列初探. 李显刚,姚拓,舒键虹,高巍. 2020

[14]牧草促生菌分离鉴定及对大豆促生性能的研究. 舒健虹,王子苑,刘晓霞,曾庆飞,王小利. 2020

[15]一株系统抗性诱导细菌D8的鉴定及其对新疆加工番茄促生防病效果初探. 林青,史应武,王玮,张丽娟,黄伟,杨红梅,楚敏,包慧芳,王宁,霍向东. 2023

[16]辣椒镰孢根腐病防病促生细菌的筛选及其效应. 许世洋,范雨轩,汪学苗,张怡忻,柴继宽,李建军,李敏权,漆永红,李雪萍. 2022

[17]植物生长促生菌浸种对高寒地区燕麦生长及固氮的效应. 李凤霞,姚拓,张德罡. 2006

[18]盐逆境下促生菌对水稻生长、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张蛟,龙锡恩,崔士友,韩继军,陈澎军,缪源卿. 2024

[19]3种促生菌对豌豆和大豆种子萌发及幼根生长的影响. 刘力赫,王丽雪,高昕蕊,赵冬玲,唐碧瑶,翟羽佳,韩冬伟,付学鹏. 2023

[20]加工番茄系统抗性诱导促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促生防病效果. 林青,史应武,王娜,华兰兰,杨红梅,楚敏,曾军,高雁,霍向东.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