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红米晚籼稻"赣晚籼33号"的选育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源祥
作者: 李源祥;王任初;华育坚;蒋兴村;李金国;黎二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优质;高抗;空间诱变;育种;赣晚籼33号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学报
ISSN: 1001-8581
年卷期: 2003 年 15 卷 02 期
页码: 1-6
摘要: 将迟熟中、晚籼"GER-3"的干种子搭载返回式卫星,返地种植,在太空环境的综合诱变作用下,其后代产生多样性变异,表现多向性遗传。选择突变体,育成早熟、稳产、多抗、优质红米晚籼稻新品种"赣晚籼33号",与"GER-3"相比,其农艺、经济性状得到改善:分蘖力强、秆高不倒伏,不易落粒;每穗总粒数由79.4粒提高到98.15粒;生育期缩短10.56d。抗病性增强,稻瘟病接种鉴定3级,苗瘟0~3级、叶瘟2~4级、穗颈瘟0级,表现中抗至高抗。米质提高,定为国家标准二级优质米。
分类号: S511.21
- 相关文献
[1]茶树金茗1号的特性特征. 贾尚智,闵彩云,金孝芳,陈勋,石亚亚. 2012
[2]高抗优质型茶树新品种‘碧盛’选育研究. 段继华,李赛君,黄飞毅,雷雨,罗意,康彦凯,丁玎,陈莹玉,董丽娟. 2024
[3]优质高抗甜加糯玉米新品种冀糯175的选育及应用前景. 王延兵,高增玉,吴秀刚,李魁英,李高成,付文涛,姬雷,安洪周. 2023
[4]优质高抗芽型茶树新品种天府1号的选育. 王云,刘东娜,李春华,周杰,龚雪蛟,周维智. 2017
[5]优质杂交晚籼新组合野香优航1573. 李永辉,吴晓峰,罗来杨,谢红卫,蔡耀辉,谭勇,颜龙安,邱在辉. 2020
[6]空间诱变水稻大粒型突变体的遗传育种研究. 徐建龙,王俊敏,骆荣挺,张铭铣,蒋兴村,李金国. 2002
[7]利用空间诱变技术选育辣椒新品种“宇椒7号”. 王雪,陈立新,刘录祥,赵琳姝,郭亚华,谢立波. 2017
[8]甜椒新品种“宇椒6号”的选育. 谢立波,王雪,陈立新,刘录祥,胡少新,郭亚华. 2018
[9]卫星搭载柱花草的生物学效应. 严琳玲,白昌军,刘国道. 2009
[10]甜瓜空间诱变育种研究初报. 李赛群,刘建雄,何科佳,肖光辉,杨筱玲. 2010
[11]空间诱变育种及其在瓜类上的应用. 邓云,安国林,马如海,徐小军,李卫华. 2006
[12]我国草类植物空间诱变育种研究. 陈积山,张月学,唐凤兰. 2009
[13]空间诱变在微生物菌种选育上的研究进展. 田兴山,张玲华,郭勇,潘木水,周风珍,邝哲师,黄小光,李国立,孙晓刚. 2005
[14]植物空间诱变育种及其在牧草上的应用. 张蕴薇,韩建国,任为波,孙海莲. 2005
[15]空间诱变育种研究进展及其在牧草上的应用. 袁冬梅,张月学,徐香玲,蒿若超,唐凤兰,韩微波,刘杰淋. 2007
[16]云南粳稻育种中特性的同步鉴定方法. 世荣,杨晓洪. 1997
[17]优质新株型谷子育种研究. 刘晓辉,高士杰,杨明,张明锐. 2008
[18]优质抗白粉病网纹甜瓜新品系的选育及利用. 李秀秀,段爱民,吕敬刚,李长缨,焦定量,张艳宁,加藤正弘. 2001
[19]菜用大豆新品种“青酥二号”的选育. 顾卫红,麻浩,杨红娟,马坤,姚祥坦. 2006
[20]优质、早熟、抗病菜用大豆新品种“青酥四号”的选育. 马坤,王庆中,杨红娟,顾卫红,喻德跃.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高产优质稻“赣晚籼32号”的选育及应用
作者:余传元;雷建国;张正国;王任初;甘淑贞;李马忠
关键词:高产;优质;晚籼新品种;"赣晚籼32号
-
杂交水稻新组合观察试验
作者:谷德平;陈竹林;王任初;陈大洲;熊美珍
关键词:
-
江西省水稻推广品种米质现状评价及其改良策略
作者:谷德平;王任初;李源祥;华育坚;万桂华
关键词:早籼稻;晚籼稻;品质改良;优质稻;江西省
-
我国高空气球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金国;王小琴
关键词:高空环境;高空气球;农作物种子;食用菌菌种;诱变育种;遗传性
-
空间诱变水稻大粒型突变体的遗传育种研究
作者:徐建龙;王俊敏;骆荣挺;张铭铣;蒋兴村;李金国
关键词:水稻;突变体;空间诱变;优质;籽粒大小;不饱和回交法
-
大葱种子搭载返回式卫星的诱变研究初报
作者:李金国;王小琴;蒋兴村
关键词:卫星搭载;农艺性状;突变体;子经;返回式;生长动态;后田;生长势;空间条件;抗寒性
-
江西省水稻苗情调查1993~2000年总结
作者:刘宝林;王任初;吴登飞
关键词:江西;水稻;苗情;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