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株禽副粘病毒Ⅰ型的生物学特性和免疫原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银

作者: 李银;刘宇卓;朱源励;张清娴;张敬峰;沈永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禽副粘病毒Ⅰ型;生物学特性;免疫原性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06 年 22 卷 03 期

页码: 265-27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禽副粘病毒Ⅰ型不同毒株的某些生物学特性,测定了分离于三黄鸡、乌骨鸡、孔雀、鹅、鸭等不同宿主的7株禽副粘病毒的血凝特性、血凝解脱时间、鸡胚半数致死量、脑内致病指数、静脉致病指数,并与新城疫病毒强毒株F48E8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7株禽副粘病毒的毒力除分离自鸭的1株Y01属于弱毒株外,其余6株的毒力均与F48E8相当。为筛选具有优良免疫原性的禽副粘病毒Ⅰ型病毒株,用包括F48E8在内的8株病毒分别制备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40日龄SPF鸡,用21 d后的血清进行交叉血凝抑制试验,用免疫鸡进行交叉攻毒试验。由交叉血凝抑制价计算出的“优势”标准(D)和交叉攻毒保护结果得知,8株禽副粘病毒的免疫原性有很大差异,SHJ00对8株禽副粘病毒的D值均大于、等于1.0,有较高的攻毒保护率,免疫原性最佳;F48E8、SHJ02、E01、KQ02、Y03、Y01依次降低;WG J02对其它7株病毒的D值均小于1.0,攻毒保护率最低,免疫原性最差。这一结果为研制对该病有效的疫苗打下了基础。

分类号: S852.4`S852.65

  • 相关文献

[1]2株H7N9亚型重组禽流感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和免疫原性研究. 陈晓涵,吴姣姣,潘舒心,刘艳晶,施建忠,邓国华,包红梅,陈化兰,曾显营,田国彬. 2020

[2]猪鹦鹉热衣原体CJ4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刘泽文,田永祥,周丹娜,袁芳艳,杨克礼,梁望旺,段正赢,郭锐. 2011

[3]北京油鸡脂肪干细胞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宫雪莲,浦亚斌,侯玲玲,赵倩君,白春雨,边艳超,关伟军,马月辉. 2010

[4]新生仔猪红黄痢二联灭活疫苗的研制与应用Ⅰ——C型魏氏梭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刘泽文,熊忠良,杨克礼,梁望旺,伍锐,段正赢,李勇,徐涤平. 2008

[5]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PRN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及特性研究. 李洪广,王芳,姜平,范志宇,胡波. 2012

[6]堆型艾美耳球虫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闫晓菲,黄兵,岳城. 2007

[7]生物矿化对新城疫病毒LaSota株生物学特性及免疫原性的影响. 张高峰,魏家阳,冯贺龙,李丽,曾哲,田光明,聂仁锋,罗青平,温国元,魏红波,商雨. 2024

[8]1株血清2型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致病性研究及灭活疫苗制备. 戴婷婷,刘荣昌,陈海玉,庄丽云,韦玉帆,谭慧敏,刘洋,唐福川,黄瑜,程艳青,包银莉,郑新添. 2024

[9]利用E.coli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Cap蛋白生产病毒样颗粒疫苗. 赵晓云,乔绪稳,陈瑾,李鹏成,于晓明,朱国强,郑其升,侯继波. 2015

[10]猪流感病毒多表位融合蛋白对小鼠的免疫原性分析. 师小潇,哈卓,丁长根,潘洁,饶柏忠,刘惠莉. 2011

[11]一株鸽副粘病毒分离株的毒力及免疫原性. 梁华丽,华炯钢,徐辉,顾亚仙,李双茂,冯富强. 2008

[12]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JSNJ株的分离鉴定及其部分特性研究. 王占伟,刘茂军,冯志新,熊褀琰,王海燕,白昀,唐应华,吴叙苏,甘源,刘冬霞,王丽,白方方,孔猛,韦艳娜,刘冬阳,邵国青. 2010

[13]表达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基因片段重组腺病毒的构建与免疫特性. 韦显凯,侯继波,姜平. 2008

[14]乙型脑炎病毒HW1克隆纯化株的鉴定及外源性污染的鉴定. 李刚明,方雨玲. 1997

[15]大鲵虹彩病毒贵州分离株MCP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余波,王芳,康超,李永霞,周思旋. 2017

[16]Ag85B核酸疫苗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性研究. 呼西旦,蔡宏,李淑霞,田霞,朱玉贤. 2004

[17]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的2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蛋白的免疫原性评价. 戴亚斌,丁铲,刘梅,陈德胜,潘杰彦,芦银华,陈溥言,蔡宝祥. 2003

[18]人参皂甙Rg1对弓形虫P30融合蛋白免疫效果的影响. 王素华,蔡渭明,曲道峰,杜爱芳. 2010

[19]猪O型口蹄疫病毒细菌样颗粒疫苗的制备与免疫原性鉴定. 侯立婷,陈瑾,乔绪稳,于晓明,侯继波,郑其升,李槿年. 2017

[20]应用乙肝核心抗原增强肌肉抑制素免疫原性的研究. 马毅,陈小强,王文杰,李晴,关宏,安晓荣,陈永福.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