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花期高温条件下施肥量对水稻高位分蘖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庆雷

作者: 赵庆雷;吴修;王瑜;李曰鹏;陈博聪;王佳;马加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扬花期高温;施肥;水稻;高位分蘖;产量

期刊名称: 山东农业科学

ISSN: 1001-4942

年卷期: 2016 年 48 卷 08 期

页码: 61-66

摘要: 近年来,高温热害已成为影响黄淮区水稻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本试验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扬花期高温条件下,不同施肥量和种植位置对水稻高位分蘖和产量性状的影响。试验设常规施肥(N1)、常规施肥减量15%(N2)、常规施肥减量30%(N3)、常规施肥减量50%(N4)、不施肥(N0)5个处理;种植位置包括小区内部与小区外部两部分,小区内部是指从外部数第四行、第五株以内的稻株,小区外部是指不受其它稻株遮挡的暴露在外的边行稻株。结果表明,扬花期高温和施肥量对水稻高位分蘖影响显著,同一施肥处理,小区外部水稻高位分蘖数量和高位分蘖率均显著高于小区内部,处理N3小区外部水稻高位分蘖数量较小区内部增大了21.2倍,高位分蘖率前者较后者增大了7.0倍;不同施肥处理小区内部和外部水稻高位分蘖数量和高位分蘖率均随施肥量的减少而增大:无肥处理N0小区内部与外部高位分蘖率分别为26.10%和40.74%,显著高于其它处理。扬花期高温主要影响了水稻产量性状中的穗秕粒数和结实率,同一施肥处理,小区外部水稻穗秕粒数明显高于小区内部,处理N2提高幅度达2.44倍,结实率明显低于小区内部,处理N0降低幅度达53.0%;在扬花期高温的影响下,水稻结实率随施肥量的减少而降低,无肥处理N0小区内部与外部水稻结实率分别较处理N1降低了17.6%和43.3%。扬花期高温促进了水稻高位分蘖的形成,降低了水稻结实率,且施肥量越小,高位分蘖率越高,结实率越低。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不同施氮处理水稻植株对~(14)C-葡萄糖的吸收和运转. 冯洁贞,黄伯湛,钟启程. 1993

[2]水稻控释肥一次性施肥技术在桂林市的应用效果. 唐拴虎,范大泳,莫云锦,廖云云,秦和生,陈责忠. 2008

[3]水稻不同时期施肥量与产量性状相关关系研究. 吴俊强,杨兆顺,楼辰军,李秀萍. 2008

[4]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病虫害和产量的影响. 姚琳,毛建辉,何忠全. 2009

[5]水稻产量对川西平原基础肥力和施肥的响应. 郑盛华,陈红琳,朱孟琦,沈学善,陈尚洪,张楚儿,刘定辉. 2018

[6]控释尿素侧深施对机械精量穴直播水稻产量形成与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褚光,徐冉,陈松,徐春梅,王丹英,章秀福. 2021

[7]持续秸秆还田减施化肥对水稻产量和氮磷流失的影响. 姚莉,王宏,张奇,刘海涛,罗付香,王谢,郑盛华,梁繁,林超文. 2022

[8]不同氮肥追施量对圣稻735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英文). 郭涛,薛芳,杨军,王海凤,林香青,刘奇华,刘宪政,张士永. 2017

[9]川西平原不同基础地力和施肥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陈红琳,陈雨芝,朱孟琦,沈学善,陈尚洪,刘定辉. 2017

[10]不同施肥处理对云南高海拔粳稻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李贵勇,杨洪,陈学云,付泽云,张应贵,夏琼梅,龙瑞平,朱海平,邓安凤,杨久,杨从党. 2022

[11]水稻应用不同施肥技术效果研究. 黄巧义,唐拴虎,陈建生,徐培智,植才科,梁棣文,付弘婷. 2010

[12]不同氮肥追施量对圣稻735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郭涛,薛芳,杨军,王海凤,林香青,刘奇华,刘宪政,张士永. 2017

[13]贵州水稻3414肥料试验模型拟合的探讨. 韩峰,高雪,彭志良,赵泽英,黄国斌,刘文锋,王俊. 2009

[14]寒地水稻高产抗倒伏调控技术的初步研究. 陈书强,赵海新,杨丽敏,杜晓东,薛菁芳,金光浩,周通,王翠,单莉莉,李敏,王秋玉. 2013

[15]水稻节氮增苗栽培技术与示范. 刘云开,曾翔. 2006

[16]硅肥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温圣贤,邓文,蒲熙,刘灿辉,崔巍. 2007

[17]湘晚籼11号逆V字型减氮栽培示范. 李静英,熊朝晖,程乐根,刘云开,方宝华. 2006

[18]水稻减氮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李立华,庞冰,程乐根,郑森,李静英,李文忠. 2006

[19]水稻插秧施肥联合作业机的设计. 位国建,荐世春,付乾坤,彭强吉. 2015

[20]黄淮稻区水稻品种氮肥利用效率比较分析. 孙志广,王宝祥,剧成欣,杨波,邢运高,徐波,刘艳,代慧敏,李景芳,迟铭,刘金波,李健,陈庭木,卢百关,方兆伟,徐大勇.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