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罹病组织中象耳豆根结线虫的LAMP快速检测方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何旭峰

作者: 彭焕;丁中;贺文婷;黄文坤;彭德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象耳豆根结线虫;环介导恒温扩增;特异性;灵敏度;快速检测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3 年 46 卷 03 期

页码: 534-544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从植物罹病组织中直接检测象耳豆根结线虫(Meloidogyne enterolobii)的快速检测方法,为象耳豆根结线虫的监测和防治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根据象耳豆根结线虫与其它根结线虫ITS序列差异设计LAMP特异性引物,通过对LAMP反应条件中的Mg2+、dNTPs、甜菜碱和反应时间进行优化,同时对检测体系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验证,建立一种从罹病植物组织中检测象耳豆根结线虫的LAMP快速检测方法。【结果】象耳豆根结线虫LAMP检测体系优化结果表明在Mg2+的浓度为5.0 mmol·L-1、dNTPs的浓度为2.4 mmol·L-1、不添加甜菜碱、反应时间为45 min的条件下,扩增效率最优。本研究建立的LAMP检测方法能够从11个植物线虫种群中特异检测出象耳豆根结线虫,检测灵敏度为1/200000头线虫DNA,比普通PCR灵敏100倍,能够直接从植物根结中检测出象耳豆根结线虫,准确度为100%。【结论】本研究以rDNA-ITS序列为靶基因建立象耳豆根结线虫LAMP快速分子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单、快速、经济等特征,能够从罹病植物组织中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象耳豆根结线虫,具有极高的实践应用价值。

分类号: S432.45

  • 相关文献

[1]马铃薯土传病原菌快速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及其应用. 李磊,赵昱榕,谢学文,石延霞,柴阿丽,李宝聚. 2020

[2]小麦白粉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向礼波,袁斌,薛敏峰,史文琦,曾凡松,杨立军,龚双军. 2023

[3]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短凯伦藻. 张凤英,石彦红,马凌波,徐兆礼. 2012

[4]环介导恒温扩增检测生鲜果蔬中致病菌. 王文博,苑学霞,邬元娟,冯静,刘磊,李瑞菊,李鸳鸯,张露月. 2018

[5]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饮用水中的大肠杆菌. 谷晓红,谭晴晴,刘艳艳,王文博,范阳阳,朱天翼,张全芳,步迅. 2017

[6]中华鲟TaqMan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陈光哲,郑红霞,祝长青. 2018

[7]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交配型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代玉立,甘林,滕振勇,杨静民,祁月月,石妞妞,陈福如,杨秀娟. 2020

[8]基于重组外膜蛋白研制检测副鸡禽杆菌抗体金标试纸. 梅晨,胡伟,张雪,王宏俊. 2021

[9]柑橘黄龙病早期诊断的PCR检测技术优化. 董宏图,王晓冬,侯佩臣,罗斌,李爱学,张晗. 2021

[10]检测鸡产蛋下降综合症抗体的ELISA法在田间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徐辉,J.E.Lohr. 1996

[11]抗赭曲霉毒素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免疫学鉴定. 孙亚宁,滕蔓,胡骁飞,侯玉泽,柴书军,刘庆堂,职爱民,王磊,张改平,邓瑞广. 2011

[12]马铃薯晚疫病菌高灵敏性PCR检测技术研究. 杨帅,闵凡祥,高云飞,郭梅,王文重,魏琪,董学志,吕典秋,白艳菊. 2016

[13]第一、二代转cp4-epsps基因大豆鉴定方法的建立. 刘熹薇,牟益位,敬媛,宋君. 2017

[14]花鲈虹彩病毒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马艳平,覃宝田,梁曦,王刚,郝乐,周东来,刘振兴. 2024

[15]基于ORF7基因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RT-RAA检测方法的建立. 于娜,马佳镁,张紫薇,黄春媛,范悦轩,郑佳馨,张艳,刘光亮,曹宗喜. 2024

[16]定性PCR方法检测转基因玉米MON810转化事件的研究. 易小平,贺萍萍,夏启玉,肖苏生,谢翔,杨小亮,李美英,郭安平. 2014

[17]荧光定量PCR与LAMP检测IHHNV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比较. 赵哲,任春华,江晓,张吕平,冯娟,胡超群. 2010

[18]4种牛分枝杆菌特异性基因PCR检测方法的比较与评价. 辛凌翔,王豪杰,刘燕,姚文生,胡云皓,张一帜,赵浩然,鑫婷,朱良全. 2023

[19]种子种苗上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IC-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任春梅,杨柳,缪倩,陆芳,季英华,程兆榜. 2022

[20]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转基因玉米MON88017. 王东.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