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淮地区玉米干物质和氮磷钾积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世济
作者: 王世济;阮龙;王俊;武文明;陈洪俭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干物质;氮;磷;钾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1 年 39 卷 13 期
页码: 100-101+3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研究沿淮地区玉米(Zea maysL.)干物质和氮磷钾吸收积累的规律。[方法]于玉米出苗后20(拔节期)、32(大喇叭口期)、43(抽雄期)、59(抽雄后15 d)、74(抽雄后30 d)、104 d(收获期)共6个时期采集植株样品,测定干物质及氮磷钾含量。[结果]玉米地上部分(包括籽粒)最大干物质积累量为19 395.0 kg/hm2,籽粒产量为9 225.0 kg/hm2。出苗后21~74 d是玉米干物质的主要积累时期。氮磷钾的最大吸收量分别为189.4、141.6和324.6 kg/hm2,每生产100 kg籽粒吸收的N、P2O5、K2O分别为2.05、1.53、3.52 kg。[结论]从玉米氮磷钾的吸收量和吸收进程来看,在沿淮地区,肥料管理上要施足基肥,早追氮肥,这对该区玉米的合理施肥和提高玉米产量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钾素营养对玉米生育后期干物质和养分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李文娟,何萍,金继运. 2009
[2]还原态硫对水稻干物质累积和氮磷钾吸收的影响. 林海波,朱青,陈正刚,张钦,崔宏浩. 2015
[3]南果梨周年干物质与氮磷钾积累动态. 刘秀春,陈丽楠,王炳华,范业宏,陈清. 2016
[4]杂交棉干物质积累与养分吸收分配特点. 刘涛,褚贵新,魏亦农,梁永超,李志博. 2011
[5]保护地香石竹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特性研究. 续勇波,郑毅,刘宏斌,张维理. 2004
[6]核桃树体不同器官氮、磷、钾含量及累积分配特征. 赵瑞芬,张一弓,张强,程滨. 2014
[7]菘蓝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吸收、分配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刘灵娣,刘梦星,孙学,王淼淼,谢晓亮,温春秀,田伟,贾东升,边建波. 2017
[8]红芸豆养分限制因子及养分吸收、积累和分配特征研究. 韩彦龙,晋凡生,郑普山,李晓平,李洁,李海金. 2016
[9]氮、磷、钾对籽瓜产量和生理参数的影响. 张占琴,战勇,张恒斌,田海燕. 2012
[10]油蔬两用油菜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利用. 李艳花,石有明,周燕,黄华磊,肖长明,黄书琴,刘涛,张晓春. 2019
[11]烤烟干物质和氮磷钾吸收积累规律研究. 王世济,崔权仁,赵第锟,刘小平,武家美. 2003
[12]玉米新品种优化栽培措施研究. 陈志斌,唐劲驰,郝宪彬,沈枫,沈新忠,沈秀瑛. 2001
[13]辽宁省玉米化肥施用现状及存在问题与建议. 刘慧屿,赵颖,何志刚,娄春荣,董环. 2021
[14]马铃薯“3414”施肥的效果. 张熙,石金芝,石乔龙. 2009
[15]氮磷钾对杂草生长影响的研究. 张学友,金丽华,陈柏森,韩娟,冒宇翔. 2003
[16]内蒙古自治区黄灌区啤酒大麦蒙啤麦一号氮、磷、钾肥料及密度效应研究. 刘志萍,张凤英,史有国,杨文跃,包海柱. 2009
[17]氮磷钾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何天久,李其义,吴巧玉,吕树明,雷尊国,夏锦慧. 2014
[18]早熟黄瓜优化施肥数学模型研究. 彭志良,赵泽英,王海,李裕荣,李莉婕,胡明文. 2007
[19]氮磷钾配施对杂交玉米新品种黔单21产量的影响. 陈林,朱青,陈正刚,李剑. 2009
[20]夏秋反季节莴苣的营养吸收规律初探. 刘毅,李桂莲,文林宏,王天文,钱晓刚.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番茄潜叶蛾在新疆的发生危害及防控措施
作者:马丽娟;杨栋;王俊;张煜;丁新华;付开赟;王小武;吐尔逊·阿合买提;贾尊尊;郭文超
关键词:番茄潜叶蛾;发生特点;综合防控;示范
-
197份大豆种质资源共生固氮特性鉴定与评价
作者:余应栋;徐瑞新;刘思蕊;张尊勉;王俊;阎哲;邱红梅
关键词:大豆;种质资源;共生固氮;主成分分析
-
江淮中部播期对夏玉米产量与灌浆特性的影响
作者:储昭康;王世济;毕健健;张林;彭晨;陈翔;武文明
关键词:播期;夏玉米;穗粒数;灌浆特性;产量
-
氨基酸平衡低蛋白日粮对5~6月龄犊牛生长性能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作者:王俊;成述儒;杨春涛;屠焰;路永强;杨宇泽;付瑶
关键词:低蛋白日粮;氨基酸平衡;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犊牛
-
SAPEI在皖北夏玉米苗期涝渍监测中的适用性研究
作者:许莹;王晓东;王猛;张林;王世济;武文明
关键词:标准化前期降水蒸散指数(SAPEI);苗期涝渍指标;夏玉米;皖北地区
-
野生花鲈幼鱼对人工鱼礁模型的趋集性研究
作者:张贝叶;左涛;张传涛;曹金凤;王俊
关键词:花鲈;人工鱼礁;分布率;趋集行为
-
大豆巢式关联作图(NAM)群体构建及花色和种皮色遗传分析
作者:宋健;熊亚俊;陈伊洁;徐瑞新;刘康林;郭庆元;洪慧龙;高华伟;谷勇哲;张丽娟;郭勇;阎哲;刘章雄;关荣霞;李英慧;王晓波;郭兵福;孙如建;闫龙;王好让;姬月梅;常汝镇;王俊;邱丽娟
关键词:大豆;NAM群体;花色;种皮色;遗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