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南瓜高效再生体系的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疏琴

作者: 疏琴;刘英;邱喜岩;卢秋晨;何亚迪;孙雅佩;廖青桂;薄凯亮;段颖;王长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印度南瓜;离体再生体系;子叶节;基因型;外源激素

期刊名称: 中国蔬菜

ISSN: 1000-6346

年卷期: 2023 年 005 期

页码: 65-7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10个基因型印度南瓜子叶节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外植体处理方式、抑菌抗生素种类和浓度等对印度南瓜离体诱导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印度南瓜离体培养再生率受外源激素浓度配比和基因型的影响较大,较适宜的激素浓度配比为1.0~2.0 mg·L-1 6-BA+0.5 mg·L-1 ABA.外植体的切取时间、切割方式、接种方式等也是影响再生率的重要因素,播种后24~48 h,切取1/2或1/4子叶节,采用斜插法接种的外植体再生率较高.外源添加100 mg·L-1 头孢噻肟钠(Cef)能够有效抑制细菌污染.

分类号: S642.1

  • 相关文献

[1]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大豆子叶节的影响因素研究. 陈李淼,田星星,单志慧,沙爱华,李文滨,周新安. 2012

[2]基因型和6-BA对黄瓜子叶节再生频率的影响. 张若纬,顾兴芳,王烨,张圣平,张宝玺. 2009

[3]加工型辣椒花药培养胚状体诱导与植株再生分析. 李怡斐,张世才,蒋晓英,杨小苗,王春萍,林清,黄启中,黄任中. 2020

[4]肇东苜蓿和Pleven6苜蓿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麻晓春,张月学,张海玲,尚晨,李佶恺,徐香玲. 2010

[5]草莓高频离体再生体系的研究. 朱海生,潘东明,林义章,张志忠,温庆放. 2007

[6]印度南瓜果皮和果肉颜色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 葛宇,李雪,杨晓霞,徐文龙,崔崇士,屈淑平. 2015

[7]南瓜属4个种及种间杂种耐热性比较. 智海英,岳青,陈敏克,马海龙. 2020

[8]南瓜属黄色果皮性状的种间转育及遗传分析. 马海龙,智海英,岳青. 2020

[9]印度南瓜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CmaSOS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时丕彪,洪立洲,王军,费月跃,王伟义,吕远大,顾闽峰. 2020

[10]中国南瓜和印度南瓜远缘杂交亲和性与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 蒋宇,李海涛,刘爱群. 2009

[11]保健型蔬菜新品种吉祥1号南瓜栽培技术. 刘宜生,王长林,张秀德,崔力琴. 2000

[12]南瓜种间杂交后代主要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化分析. 刘文君,周建辉,陈宝玲,张曼,范爱丽,高忠奎,黄凤婵. 2020

[13]印度南瓜遗传图谱的构建. 向成钢,王长林,王学香,刘芳芳,陈花,王迎杰. 2013

[14]印度南瓜新品种‘中栗6号’. 王长林,段颖,胡军. 2018

[15]27个印度南瓜组合在周宁县的引种适应性评价. 吴宏庭,王彬. 2024

[16]丛生印度南瓜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研究. 李跃建,杨宏,李新高,房超,刘独臣,蔡鹏,刘小俊. 2015

[17]印度南瓜果皮结构与色素组成对果皮颜色的影响. 段颖,向成钢,刘新艳,马玮,孙廷珍,王长林. 2017

[18]印度南瓜延伸因子基因CmEF1a的克隆与分析. 朱海生,刘建汀,温文旭,李永平,王彬,陈敏氡,温庆放. 2019

[19]基于ISSR标记的印度南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朱白婢,蔡兴来,周曼,云天海,胡艳平,李雪峤,王小娟,王敏. 2016

[20]印度南瓜“甜栗”果实主要营养成份的动态研究. 李跃建,梁根云,房超,刘独臣,杨宏.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