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旋松耕改善耕层结构促进马铃薯增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翟振

作者: 翟振;逄博;李玉义;王婧;逄焕成;韦本辉;王庆伟;綦少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深旋松耕;土壤容重;穿透阻力;干物质积累;块茎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土壤与肥料

ISSN: 1673-6257

年卷期: 2017 年 04 期

页码: 17-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究深旋松耕提升马铃薯产量与质量的可行性。在山东省胶河地区以常规旋耕为对照,研究深旋松耕对土壤物理性质、马铃薯根系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旋耕相比,深旋松耕能打破犁底层,显著降低20~40 cm土层的容重和穿透阻力,提高0~50 cm土层的贮水量25.67%,促进作物生长,其中马铃薯根系生物量显著提高26.61%,中、下层叶片净光合速率分别增加20.82%、37.13%,进而提高花后光合产物积累量,促进花后干物质向块茎的转运,使得单块薯重量提高29.82%,马铃薯增产38.68%。

分类号: S532

  • 相关文献

[1]耕深对土壤物理性质及小麦-玉米产量的影响. 翟振,李玉义,郭建军,王婧,董国豪,郭智慧,逄焕成. 2017

[2]深旋松耕作法对华北缺水区壤质黏潮土物理性状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杨雪,逄焕成,李轶冰,任天志,董国豪,郭智慧,王湘峻. 2013

[3]黄淮海北部农田犁底层现状及其特征. 翟振,李玉义,逄焕成,王婧,张莉,董国豪,郭建军,郭智慧. 2016

[4]短期深旋松对黄淮海沙姜黑土耕层结构及小麦生长的影响. 李玉义,张莉,逄博,逄焕成,韦本辉,王庆伟,綦少伟. 2017

[5]丛枝菌根真菌对半夏产量及化学成分的影响. 郭巧生,程俐陶,刘作易. 2010

[6]不同肥料和密度对马铃薯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田丰,张永成,张凤军,石小红,马福荣. 2010

[7]钾素水平对二年生三七全生育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杜彩艳,张乃明,包立,杜建磊,米艳华,陈璐,孔令明. 2018

[8]基于Genstat GGE双标图评价甘肃省马铃薯区域试验的参试品种和试点. 李建武,李高峰,文国宏,张荣,马胜,齐恩芳,贾小霞. 2018

[9]施氮量对山西2个马铃薯品种产量和收益的影响. 李林燕,王宏庭,赵萍萍,白小东,范向斌,杜培兵,于志勇,杨梦棣. 2019

[10]不同有机改良剂对盐碱地菊芋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管西林,郭洪海,贾曦,王璐,边文范,张玉凤,董亮,田慎重. 2024

[11]不同施氮水平对油莎豆农田土壤养分表观平衡和块茎产量的影响. 曹秭琦,路战远,任永峰,赵小庆,王建国,侯智慧,韩云飞,王登云,尚学燕,段锐. 2024

[12]马铃薯根系吸收活力与产量相关性研究. 田丰,张永成. 2004

[13]植物营养剂对菜用马铃薯生理指标及块茎产量的影响. 田丰,张永成,张凤军,王聪颖. 2011

[14]不同灌溉方式对冬种马铃薯土壤理化性状、水分利用效率及块茎产量的影响. 樊吴静,杨鑫,李丽淑,李兰青,唐海,唐秀桦,何虎翼,唐洲萍. 2023

[15]南方稻田冬季马铃薯覆盖栽培对土壤水热及产量的影响. 卜洪震,胡跃高,曾昭海,肖小平,唐海明,杨光立. 2012

[16]旱作马铃薯营养体对块茎膨大速度及其产量的影响. 樊民夫,杨明君,李久昌,鲁喜忠. 1992

[17]陇中半干旱区不同耕作方式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 何万春,韩敬仁,王红梅,姚乔花,张娟宁,黄凯. 2023

[18]施氮水平对不同淀粉型马铃薯块茎产量和淀粉品质的影响. 李勇,吕文河,吕典秋,宿飞飞,李辉,胡林双,杨焕春,刘振宇,王绍鹏,刘尚武. 2019

[19]马铃薯光合速率与产量相关性研究. 田丰,张永成. 2004

[20]马铃薯光合速率与产量相关性研究. 孙海林,田丰,张永成.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