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浮床及辅助技术治理汇丰河黑臭水体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福兴
作者: 刘福兴;付子轼;宋祥甫;赵培峰;邹国燕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黑臭河道;生态浮床;微曝气复氧;纳污减污栅;人工介质
期刊名称: 四川环境
ISSN: 1001-3644
年卷期: 2009 年 28 卷 05 期
页码: 36-40
摘要: 采用生态浮床为核心,辅以微曝气复氧、纳污减污栅和人工介质等多项技术,对上海市汇丰河黑臭水体进行治理,工程取得了预期效果,水体透明度由原来的平均小于20 cm增加到平均50 cm以上,主要水质指标NH3-N、TP、CODMn的最大净化率平均分别达到了69.9%、80.7%和63.5%,河道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
分类号: X703
- 相关文献
[1]杭州肖家桥港黑臭河道生态修复技术应用研究. 彭强辉,韩秀萍,蔡强,李影,陈明功. 2017
[2]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4R”理论与工程实践——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 刘福兴,宋祥甫,邹国燕,付子轼,刘娅琴. 2013
[3]生态浮床对宁夏引黄灌区污染河道生态系统的影响. 刘娅琴,付子轼,邹国燕,孔令彬. 2016
[4]铜钱草对不同污染负荷模拟污水的净化效果初探. 袁泉,吕巍巍,刘娅琴,周文宗. 2019
[5]应用于农村支浜原位修复的生态浮床净化效果研究. 宋雪飞,张迎颖,恽台红,宋伟,张志勇,王岩,刘海琴. 2020
[6]不同类型生态浮床对水质的净化效果. 周文宗,吴华莉,涂尾龙,王洪洋,张莺莺,曹建国,刘娅琴,黄伟伟,谈永松. 2020
[7]不同营养状态水体中生态浮床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 刘娅琴,邹国燕,宋祥甫,潘琦,付子轼,刘福兴. 2015
[8]浮床植物芦苇在长江口水域的生长特性及对氮、磷的固定能力. 姚东方,赵峰,高宇,宋超,杨刚,章龙珍. 2014
[9]不同植物组合的生态浮床对浅水富营养化湖泊水质净化效果及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梁翼东,匡箴,孙宁泽,顾佳林,徐东坡. 2023
[10]水生植物根系生态化学特性及其生态响应研究进展. 赵婉婉,郭丽芸,吴伟. 2017
[11]池塘养殖气提式生态浮床的研制. 田昌凤,朱林,车轩,顾兆俊,刘兴国. 2014
[12]河道水稻生态浮床对水质净化及鱼类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王金庆,吕瑞敏,曾兰芳,于海瑞,封佳丽,刘长娥,付子轼. 2022
[13]不同覆盖度生态浮床净化污染水体的效果. 刘福兴,宋祥甫,付子轼,刘长娥. 2014
[14]海蓬子(Salicornia europaea)生态浮床对富营养化海水的净化效果研究. 罗梓峻,李秋芬,田文杰,左涛,陈聚法. 2024
[15]富营养水体浮游植物群落对新型生态浮床的响应. 刘娅琴,邹国燕,宋祥甫,付子轼,刘福兴,潘琦,范洁群. 2011
[16]北方景观水体中生态浮床的植物筛选与水质净化效果. 温奋翔,王兵,肖波,王庆海,赵东阳,陈乐. 2015
[17]养殖尾水浮床处理系统水生植物根际细菌的氮循环作用机制. 曲疆奇,刘青,张清靖,杨浩辰,赵萌,朱华. 2023
[18]大水面网箱收集养殖废弃物及水处理系统研发. 江涛,许明昌,曾智,徐中伟. 2014
[19]框式复合型生态浮床对富营养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刘娅琴,邹国燕,宋祥甫,付子轼,潘琦,刘福兴,范洁群. 2010
[20]生态浮床池塘水体核心微生物种类及氮循环功能研究. 曲疆奇,张清靖,俞文钰,刘盼,杨慕,贾成霞,朱华.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生物炭或铁矿石添加对人工湿地脱氮效率的影响及微生物机制分析
作者:毕玉翠;刘福兴;付子轼;乔红霞;王俊力
关键词:人工湿地;生物炭;三氯化铁改性生物炭;铁矿石;脱氮效率;微生物群落
-
不同水力负荷对两种生态沟渠内沉水植物苦草净化效果的影响研究
作者:蔡敏;崔娜欣;张旭;陈桂发;周丽;邹国燕
关键词:农田径流;生态沟渠;沉水植物;填料;水力负荷
-
基于宏基因组学的中华绒螯蟹养殖池塘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组成分析
作者:张旭;周丽;蔡敏;崔娜欣;庞思;邹国燕;赵志勇;袁泉;黄伟伟;张亚雷
关键词:养殖塘;中华绒螯蟹;宏基因组学;微生物群落;功能;环境因子
-
基于形态学和宏基因组学的养殖蟹塘浮游植物群落分析
作者:张旭;周丽;蔡敏;崔娜欣;邹国燕;赵志勇;袁泉;黄伟伟;张亚雷
关键词:养殖蟹塘;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人工镜检;高通量测序;多样性指数;环境因子
-
不同灌溉量处理对节水抗旱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作者:李俊材;侯丹平;付延峰;刘世琨;毕庆宇;谭金松;余婷;翟壮;邹国燕;杨桂蓉;毕俊国;罗利军
关键词:灌溉量;节水抗旱稻;产量;伤流液速率;氮素
-
内蒙古河套灌区农田排水污染特征及防控措施
作者:周丽;张旭;靳存旺;王剑;吴鹏;马智强;邹国燕
关键词:河套灌区;农田排水;面源污染;产排路径;土壤下渗;防控措施
-
农业有机废物还田利用促进土壤健康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路径及研究建议
作者:蔡文倩;周丽;余婷;王谦;邹国燕
关键词:农业有机废物;还田利用;土壤健康;温室气体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