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施肥对双季稻种植下土壤有机碳库和固碳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玉桃

作者: 廖育林;郑圣先;聂军;鲁艳红;谢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长期施肥;红壤水稻土;土壤有机碳;颗粒有机碳;KMnO4氧化C;固碳量

期刊名称: 应用生态学报

ISSN: 1001-9332

年卷期: 2013 年 24 卷 03 期

页码: 732-74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了长期施用化肥和猪粪(PM)、稻草(RS)对双季稻集约化种植下30年期间(1981—2010年)土壤有机碳(SOC)及其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平衡施用处理(NPK)的SOC、颗粒有机C(POC)和KMnO4氧化C(KMnO4-C)组分高于化肥非平衡施用处理(NP和NK);猪粪、稻草与化肥(NK+PM、NP+RS和NPK+RS)长期配合施用处理的SOC、POC和KM-nO4-C组分显著增加.连续种植30年60季水稻后,猪粪与NK配施处理0~45cm土层的SOC(84.71tC·hm-2)、POC(8.94tC·hm-2)和KMnO4-C(21.09tC·hm-2)数量最高,其次是NPK+RS处理;NK+PM处理(485kgC·hm-2·a-1)的固C量最高,其次是NPK+RS处理(375kgC·hm-2·a-1).化肥与猪粪、稻草配施处理SOC的固C效率(CSE)明显高于单施化肥处理;施肥处理POC的固C效率(0.4%~1.2%)低于KMnO4-C(3.0%~8.3%).采用腐殖化常数值(h)和Jenkinson方程的衰减常数(k)可以预测不同处理2010年的SOC储量,通过Jen-kinson方程可以计算维持1981年的SOC储量水平所需要的C投入量(AE).双季稻种植下,长期连续施用NK+PM、NP+RS和NPK+RS处理的SOC含量增加是由于年C输入量高于AE所致.在南方亚热带双季稻种植区,化肥与猪粪、稻草长期配施将促进水稻土有机碳的固定.

分类号: S511.42

  • 相关文献

[1]长期施用化肥和稻草对双季稻田钾素运移的影响. 鲁艳红,谢坚,杨曾平,聂军,秦晓波. 2013

[2]长期施用化肥和稻草对红壤水稻土肥力和生产力持续性的影响. 郑圣先,聂军,鲁艳红,谢坚,杨曾平. 2009

[3]长期施肥对红壤水稻土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氮分布与储量的影响. 郑圣先,廖育林,鲁艳红,谢坚,聂军. 2009

[4]丘陵区坡面土壤有机碳及颗粒有机碳分布特征. 何鹏,邓良基,张世熔,黄春. 2009

[5]土壤有机碳分类与测定方法的研究概述. 赵林林,吴志祥,孙瑞,杨川,符庆茂,谭正洪. 2021

[6]秸秆还田量对半干旱区褐土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刘晖,吴红艳,冯建,王智学,胡琴琴,于淼. 2024

[7]长期施肥红壤稻田有机碳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 余喜初,李大明,柳开楼,黄庆海,叶会财,徐小林,陈明,胡惠文. 2013

[8]长期施肥下红壤旱地的固碳效率. 柳开楼,叶会财,李大明,黄庆海,余喜初,胡志华,徐小林,胡惠文,周利军,王赛莲. 2017

[9]黄壤性水稻土有机碳及其组分对长期施肥的响应及其演变. 王小利,郭振,段建军,周志刚,刘彦伶,张雅蓉. 2017

[10]不同施肥管理措施对农田土壤中植物和微生物残留组分的影响. 霍海南,李杰,张效琛,朱平,王立春,石元亮,何红波,张旭东. 2020

[11]长期不同施肥对潮土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魏猛,唐忠厚,张爱君,赵鹏,尚晓阳,冯腾腾. 2020

[12]长期施肥下新疆灰漠土有机碳及作物产量演变. 许咏梅,刘骅,王西和. 2016

[13]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董博,张东伟,郭天文,曾骏,包兴国. 2012

[14]不同施肥方式对灌漠土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曾骏,董博,张东伟,包兴国,郭天文. 2013

[15]长期有机无机配施黑土土壤有机碳对农田基础地力提升的影响. 查燕,武雪萍,张会民,蔡典雄,朱平,高洪军. 2015

[16]长期施肥对河西绿洲灌漠土有机碳库储量及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俄胜哲,车宗贤,曾希柏,黄涛,柴彦君,索东让,安康. 2014

[17]长期不同施肥下褐土有机碳储量及活性碳组分. 赵玉皓,张艳杰,李贵春,赵凯,李忠芳,唐政,鲁顺保. 2016

[18]鄱阳湖生态区长期施肥对稻田土壤碳汇效应与固碳潜力的影响. 冀建华,刘秀梅,侯红乾,刘益仁,李祖章. 2012

[19]长期施肥土壤不同粒径颗粒的固碳效率. 蔡岸冬,张文菊,申小冉,肖婧,韩天富,徐明岗. 2015

[20]长期施肥下褐土易氧化有机碳及有机碳库的变化特征. 史康婕,周怀平,杨振兴,解文艳,程曼.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