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棉花的产量杂种优势研究初探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万艳霞

作者: 万艳霞;马峙英;王国印;李妙;朱继杰;王士杰;赵红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花红叶;产量;杂种优势

期刊名称: 棉花学报

ISSN: 1002-7807

年卷期: 2010 年 22 卷 02 期

页码: 186-18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3个红叶材料作父本,与15个绿叶转基因棉花新品种(系)组配19个红叶杂交组合,研究了具有红叶标记性状棉花的产量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19个红叶杂交组合子棉产量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皮棉产量的具有正向中亲优势、正向超亲优势和负向竞争优势,衣分和单铃重具有正向的中亲优势,单株铃数表现正向中亲、超亲和竞争优势,筛选出产量竞争优势在5%以上、综合性状较好的优势组合4个。

分类号: S562.032

  • 相关文献

[1]大豆杂种产量的主-微位点组遗传分析. 杨加银,贺建波,管荣展,杨守萍,盖钧镒. 2010

[2]黄淮地区大豆重要亲本间产量的杂种优势、配合力及其遗传基础. 杨加银,盖钧镒. 2009

[3]陕2A不育系微粉量对植株生长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朱刚. 1999

[4]河南烤烟重要亲本间产量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研究. 孙计平,李雪君,吴照辉,孙焕,李旭辉,侯咏. 2013

[5]光子棉花的产量杂种优势研究. 万艳霞,王国印,李妙,朱继杰,王士杰,赵红霞,尚振青,史立强. 2009

[6]利用RAPD标记预测黄瓜一代杂种的产量优势. 陈喜文,陈德富,夏立新,刘殿林,杨瑞环,哈玉洁,杜胜利. 2006

[7]玉米Suwan和Iodent改良系育种应用探索与分析. 郭向阳,吴迅,王安贵,刘鹏飞,涂亮,祝云芳,王良发,陈泽辉. 2021

[8]杂交大豆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韩亚丽,林春晶,丁孝羊,彭宝,李文跃,张春宝,赵丽梅. 2018

[9]基于全基因组SNP分析辣椒亲本间遗传距离与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的关系. 王昆,张宝玺,张正海,曹亚从,于海龙,王立浩. 2020

[10]玉米杂交种吉单50的产量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路明,刘宏伟,李岩,张志军,王敏,岳尧海,周旭东,张建新,马英杰,刘文国. 2017

[11]中国不同时期玉米单交种的产量变化. 丰光,刘志芳,李妍妍,景希强,邢锦丰,黄长玲. 2010

[12]杂种优势效应对中国玉米育种的贡献评价. 杨孝臣,丰光,李妍妍,景希强,黄长玲. 2010

[13]16份早熟陆地棉材料主要性状配合力分析. 赵福相,王旭文,孔宪辉,刘文豪,乔金鑫,刘丽,司爱君,袁路,余渝. 2023

[14]西南骨干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正反交杂优效应分析. 张彪,梅碧蓉,郑涵琪,李祥艳,康继伟,陈洁,谭君,何文铸. 2014

[15]谷子杂交种产量及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的表现型鉴定. 李素英,刘丹,李强,代小冬,韩燕丽,陈超,李君霞,刘正理. 2018

[16]SSR标记与棉花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 孙亚莉,何守朴,陈琼玲,郑晓楠,杜雄明. 2016

[17]人工合成油菜与栽培油菜F_1主要性状的杂种优势. 赵永国,肖玲,卢长明. 2011

[18]三裂棉不育胞质杂交组合F1、F2产量优势分析. 唐会妮,张梦,王舜,戚廷香,吴建勇,郭立平,张学贤,陈亮亮,王海林,乔秀琴,梅拥军,邢朝柱. 2024

[19]新型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SA及不育系S和A所配F_1产量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杜士云,王守海,黄忠祥,李成荃,王德正,罗彦长,吴爽. 2008

[20]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在大豆常规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王曙明,郑宇宏,孟凡凡,范旭红,王跃强,张云锋,张宝石.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