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相HPLC法测定余甘子果实中的游离氨基酸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肖维强

作者: 肖维强;赖志勇;戴宏芬;黄炳雄;王晓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余甘子;反相HPLC;淤离氨基酸

期刊名称: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ISSN: 1006-0774

年卷期: 2008 年 21 卷 02 期

页码: 9-13+39

摘要: 应用反相HPLC法测定了余甘子果实中的游离氨基酸.色谱柱为爱尔兰产150 mm×4.6 mm,5μRP18柱.流动相A为0.04 mol/L KH2PO4(pH7.2±0.05)、B为水、C为乙腈,流速0.65 mL/min,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60 nm,柱温40℃.结果显示,16种氨基酸标准品的线性范围为0.015 6~0.250 0μmol/mL,相关系数R2=0.994 9~0.999 9.标准品在0~48 h内经多次测定,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在0.03%~1.75%和0.54%~3.67%之间;回收率和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在85.95%~102.18%和1.10%~6.54%之间.4种余甘子果实中检出有9种游离氨基酸,分别是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精氨酸、甘氨酸、苏氨酸、脯氨酸、丙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为0.004 2~0.566 6 mg/g干质量.

分类号: S667.9

  • 相关文献

[1]RP-HPLC法测定青果鲜果肉中的没食子酸含量. 赖志勇,夏有杰,肖维强,戴宏芬,黄炳雄,王晓容. 2009

[2]RP-HPLC法测定青果果肉中的黄酮类物质. 张超洪,赖志勇,谢路斯,戴宏芬,黄炳雄,肖维强,王晓容. 2009

[3]反相HPLC法测定杨梅和黄皮果肉中的氨基酸. 戴宏芬,赖志勇,黄炳雄,李建光,肖维强,王晓容. 2008

[4]不同产地余甘子多酚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分析研究. 唐仕荣,宋慧,高兆建,周颖. 2018

[5]不同方法提取余甘子多酚的抗氧化活性及其指纹图谱分析. 唐仕荣,宋慧,陈尚龙,刘雯莉. 2018

[6]我国余甘子良种介绍与部分果实糖含量分析. 王建超,陈志峰,郭林榕. 2017

[7]白玉油甘新品种引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赖多,邵雪花,肖维强,匡石滋,林文胜,高国华. 2019

[8]鲜食余甘子新品种'上湖仙油甘'. 赖多,邵雪花,肖维强,刘传和,贺涵,朱乃兵,林文胜,匡石滋. 2021

[9]响应面法优化余甘子果实总黄酮提取工艺. 王睿文,黄旭萍,时梦,何银莺,王建超,郭林榕,陈发兴. 2021

[10]余甘子新品种‘白玉油甘’的选育. 匡石滋,赖多,肖维强,高国华,邵雪花. 2020

[11]我国余甘子种质资源生态分布区域综述. 王建超,陈志峰,郭林榕. 2020

[12]28份余甘子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邵雪花,刘牛,赖多,肖维强,匡石滋. 2020

[13]余甘子有效抑菌成分提取工艺优化. 高伦江,陈岗,唐春红,曾顺德. 2012

[14]不同来源地的余甘子果实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分析. 赵琼玲,金杰,沙毓沧,罗会英,瞿文林,段曰汤,雷虓. 2017

[15]干热河谷区3个种源余甘子的光响应曲线特性研究. 袁建民,何璐,杨晓琼,许智萍,孔维喜,赵琼玲,瞿文林,雷虓. 2020

[16]余甘子(橄榄)果粉制作工艺研究. 陈晓燕,张敏. 2002

[17]ICP-OES法测定余甘子不同器官中11种微量元素. 袁建民,何璐,杨晓琼,许智萍,赵琼玲,瞿文林,雷虓,孔维喜. 2019

[18]余甘子果冻加工工艺. 王建超,陈志峰,郭林榕. 2018

[19]21份余甘子果实品质性状的分析和评价. 赵琼玲,韩学琴,沙毓沧,罗会英,钱坤建,邓红山,金杰. 2021

[20]余甘子提取物抗氧化能力分析和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 于丽娟,吴丽华,王金香,李雪瑞,田浩,杨芳,李晚谊,肖丹,李智敏.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