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几个因子对甘蓝型油菜游离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先群

作者: 黄先群;毛堂芬;李丽;董颖苹;刘永翔;徐涵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油菜;小孢子;胚胎发生;组织培养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08 年 27 卷 02 期

页码: 33-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快速纯合杂交后代材料,提高重组基因型的选择几率,对40个杂交F1代组合进行小孢子分离培养。其中,有9个材料产生小孢子胚(占22.5%),仅4个材料(10.0%)获得了再生植株并种植大田,表明基因型是影响小孢子胚胎发生的一个主要因素。4个杂交组合材料的胚胎发生率为0.08~0.86胚/蕾,平均为0.25胚/蕾。细胞学检测表明,本试验杂交组合材料的最适取样花蕾长度为3.5 mm。大田取样采取切取花序,然后在4℃冰箱中插水加散射光保存4~5d不影响胚胎发生。热激培养2 d后小孢子的膨大率是衡量小孢子胚胎能否发生的一个有效指标。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EMS对甘蓝型油菜离体小孢子胚胎发生能力的影响. 和江明,王敬乔,陈薇,李根泽,寸守铣. 2004

[2]植物体外雄核发育途径及其影响因素. 张晓强,杨阳,金樑,周海辰,姜少俊,宋瑜,王晓娟. 2015

[3]辣椒小孢子胚胎发生早期的组织化学染色. 成妍,乔宁,梁燕平,田如霞,焦彦生,苗如意. 2019

[4]高温对大白菜小孢子培养的影响. 刘公社,李岩,刘凡,曹鸣庆. 1995

[5]不同游离方式辣椒小孢子的胚胎发生. 成妍,巫东堂,马蓉丽,魏学红,焦彦生,吴海涛. 2012

[6]预处理形式对小麦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 高增玉,赵爱菊,陈希勇,李亚军,刘玉平,李尔民,柳英东. 2009

[7]高等植物的雄核发育. 李贤,姚泉洪,彭日荷,熊爱生,薛永,高峰. 2008

[8]棉花组织培养高效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刘方,张宝红. 2004

[9]一品红体细胞胚胎发生与植株再生. 朱根发,吕复兵,陈明莉,王碧青. 2004

[10]不同棉花愈伤组织状态与胚胎发生及其植株再生的关系. 李官德,肖娟丽,罗晓丽,张安红,吴家和. 2006

[11]我国棉花优良品种组织培养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张宝红. 2001

[12]新疆早熟棉3个主栽品种的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 李有忠,谢宗铭,董永梅,田琴,司爱君,马盼盼. 2013

[13]丹参花药组织培养研究. 吴姣姣,王倩,齐琳琳,刘灵娣,姜涛,钱荣,温春秀,万修福. 2024

[14]油菜雄性核不育系及其等位可育系小孢子发育过程的比较研究. 黄飞,王道杰,黎斌,郭蔼光,李殿荣,田建华. 2006

[15]油菜组织培养过程及常见问题研讨. 王仙萍,沈奇,曾章丽,田飞. 2012

[16]影响芸苔属植物(Brassica)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褐化的因素. 杜建中,王景雪,孙毅,陈国娥,赵志国. 2004

[17]现代生物技术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 蒋梁材,王瑞,蒲晓斌,张启行,陈放. 1999

[18]甘蓝类植物小孢子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张振超,耿鑫鑫,戴忠良,潘跃平,王兵,许玲,颜志明,周伟军. 2013

[19]青花菜与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共培养技术研究. 张振超,潘跃平,毛忠良,颜志明,吴国平,姚悦梅,秦文斌,解振强,戴忠良. 2015

[20]籼稻原生质体通过体细胞胚胎发生再生可育植株. 颜秋生,张雪琴,滕胜. 199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