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下灌溉方式对水稻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宏亮

作者: 赵宏亮;王麒;孙羽;曾宪楠;张小明;王萍;王曼力;冯延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秸秆还田;灌溉方式;生长发育;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18 年 05 期

页码: 959-96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秸秆还田结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效果,本试验通过在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设置不同灌溉方式,研究其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生长发育上,秸秆还田下节水灌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稻中前期分蘖数,降低成熟期水稻植株株高,随着灌水量的减少,分蘖成穗率逐渐降低;在水稻生长发育的中前期,适当减少水分供给有利于水稻叶片和茎鞘干物质的积累,叶片干物质输出率与转换率以控灌I处理最大,分别达到14.19%和4.15%,茎鞘干物质输出率和转换率间以歇灌溉处理最大,分别达28.69%和17.39%;在产量及其构成因子上,水稻产量依次为间歇灌溉>淹水灌溉>控灌I>控灌II;在水分利用效率上,灌溉水水分利用效率以控灌II最大,为3.55 kg·m-3,自然降水水分利用率以间歇灌溉最大,为1.10 kg·m-3,总水分利用率以控灌I最大,为0.75 kg·m-3。综上,在秸秆还田和保证产量的前提下,间歇灌溉和控灌I处理最佳。本研究为东北地区水稻秸秆还田下水分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不同灌溉方式下养分配置对小麦、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潘晓莹,武继承,杨永辉,高翠民,张洁梅,王越,何方. 2020

[2]灌溉方式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张丽华,谭国波,赵洪祥,闫伟平,孟祥盟,方向前,边少锋. 2011

[3]灌溉方式对小麦-花生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及水氮利用率的影响. 高翠民,田媛,张瑞卿,何方,韩伟锋,张运红,潘晓莹,杨永辉. 2025

[4]秸秆与氮肥配施对玉米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高金虎,孙占祥,冯良山,文凤,吴昌娟. 2011

[5]三种灌溉方式对成龄苹果树体生长发育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路超,王金政,薛晓敏,安国宁,杨兴华. 2011

[6]不同灌溉方式对苹果树生长发育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路超,王金政,薛晓敏,安国宁. 2009

[7]不同种植方式沟播沟灌对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贾建明,李志宏,张喜英,邵立威,范凤翠,石玉芳. 2010

[8]不同灌溉方式对苹果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路超,王金政,薛晓敏,安国宁. 2010

[9]内蒙古黄土高原秸秆还田对玉米农田土壤水热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刁生鹏,高日平,高宇,任永峰,赵沛义,袁伟,高学峰. 2019

[10]秸秆还田方式对半干旱区春玉米生长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徐莹莹,王俊河,刘玉涛,王宇先,高盼,杨慧莹,钱春荣,葛选良,樊景胜. 2019

[11]晋南盆地灌水、秸秆还田对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亢秀丽,马爱平,靖华,王裕智,崔欢虎,许玉娟. 2012

[12]秸秆还田结合秋覆膜对半干旱区春玉米的影响. 张哲,孙占祥,张燕卿,郑家明,郝卫平,冯晨,司鹏飞. 2016

[13]秸秆还田与氮肥配施对春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哲,孙占祥,张燕卿,郑家明,杨宁,冯良山,李开宇. 2016

[14]不同量秸秆还田对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鑫,隋世江,于涛,刘慧颖. 2014

[15]秸秆还田结合秋覆膜对半干旱区春玉米的影响*1. 张哲,孙占祥,张燕卿,郑家明,郝卫平,冯晨,司鹏飞. 2016

[16]秸秆还田对烟株生长发育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李彦东,罗成刚,温亮,陈秀斋,武博,耿锐梅,刘勇,张教侠. 2011

[17]秸秆还田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高斯倜,曾宪楠,王麒. 2018

[18]秸秆还田下灌溉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现状及展望. 赵雪涵,王麒,曾宪楠,宋秋来,孙健. 2019

[19]环割措施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强小嫚,孙景生,刘祖贵,宋妮,王峰. 2014

[20]不同时期干旱和干旱程度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耗水特性的影响. 肖俊夫,刘战东,刘祖贵,南纪琴.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