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丽轮枝菌侵染抗感棉种的组织学过程观察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肖红利

作者: 肖红利;孔志强;包郁明;赵凤轩;柳少燕;李蕾;陈捷胤;戴小枫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黄萎病;大丽轮枝菌;绿色荧光蛋白;抗/感棉花;侵染过程

期刊名称: 植物病理学报

ISSN: 0412-0914

年卷期: 2014 年 44 卷 03 期

页码: 287-29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棉花黄萎病是一种极难防治的土传性真菌病害,研究病原菌侵染棉花的组织学过程对致病机理解析和抗病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大丽轮枝菌系统研究了其对抗病棉种海岛棉7124和三裂棉、感病棉种军棉1号和戴维逊棉的侵染过程。结果表明,大丽轮枝菌对抗/感棉种的初始侵染没有明显差异,接菌5h后,分生孢子均能吸附在感病和抗病棉种的根表面。但侵染过程存在显著差异,侵染感病棉种中病原菌3~5 d到达皮层,5~7 d达到维管束,随后迅速扩展繁殖,侵染14 d后即完成系统侵染,并开始产生黄萎病症状;而病原菌侵染抗病棉种,5~7d才侵入皮层,7~10 d到达维管束,14 d后仍无法扩展,病原菌的定殖与发展受到限制,无法形成系统侵染,较少形成黄萎病症状。本研究通过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大丽轮枝菌对抗/感棉种的侵染过程研究,为大丽轮枝菌致病机理研究和抗性资源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分类号: S435.621.2

  • 相关文献

[1]大丽轮枝菌的绿色荧光蛋白标记. 邓晟,王彩月,张昕,林玲,赵明文,周益军. 2012

[2]利用GFP荧光标记比较大丽轮枝菌对抗/感马铃薯品种的侵染过程. 康立茹,高婧,贾瑞芳,刘燕,范俊臣,张之为,赵君. 2023

[3]利用绿色荧光蛋白GFP研究稻瘟病菌与水稻的互作. 许有嫔,廖海澄,陈金华,罗櫞,宿加,邹成东,李伟滔,王静,马炳田,贺闽,陈学伟. 2017

[4]黑胫病菌(Leptosphaeria biglobosa)在油菜叶片和茎中的侵染过程观察. 史志丹,宋培玲,郝丽芬,皇甫海燕,燕孟娇,杨永青,吴晶,赵丽丽,李子钦. 2021

[5]西瓜枯萎病菌侵染西瓜根茎部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魏君革,孙海燕,李伟,邓渊钰,张爱香,陈怀谷. 2014

[6]香蕉枯萎病菌侵染香蕉根系的组织学过程. 殷晓敏,徐碧玉,郑雯,曾会才,马蔚红,王家保,李焕苓,金志强. 2011

[7]小麦赤霉菌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突变体的侵染研究. 张旭,Theo,陆维忠,喻大昭,马鸿翔. 2008

[8]基质中添加西兰花残体对大丽轮枝菌GFP标记菌株在棉花体内扩展的影响. 王亚娇,赵卫松,陈丹,纪莉景,李社增,孔令晓,马平. 2020

[9]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棉花黄萎病菌. 徐明,桂月晶,祁伟彦,柳少燕,陈捷胤,戴小枫. 2013

[10]高抗黄萎病棉花新品系中植棉KV1等新品系培育成功. 简桂良,张文蔚,卢美光. 2019

[11]大丽轮枝菌与陆地棉互作过程中棉花次生代谢产物分析. 李社增,牛露欣,李博超,陈秀叶,刘畅,鹿秀云,郭庆港,马平,马峙英. 2020

[12]甘肃省甜瓜黄萎病的病原鉴定. 何苏琴,文朝慧,白滨,荆卓琼,李青青. 2020

[13]利用拮抗细菌防治棉花黄萎病. 李社增,马平,刘杏忠,H.C.Huang,陈新华. 2001

[14]拮抗细菌KRS022的鉴定及对大丽轮枝菌的抑制效果. 罗万珍,王丹,齐宏玥,王彤,刘政,田李,戴小枫,陈捷胤,麦合木提江·米吉提. 2023

[15]蒜芥茄响应大丽轮枝菌侵染的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蔚亚楠,尹梦莹,龚亚菊,黎志彬,鲍锐,杜光辉,桂敏,吴丽艳. 2022

[16]相对病情指数划分棉花品种抗病性的统计学基础. 李社增,马平,HUANG H C,陈新华. 2003

[17]大理野茄M239响应黄萎病病菌侵染的差异表达蛋白分析. 蔚亚楠,黎志彬,龚亚菊,鲍锐,桂敏,杜光辉,刘家迅,吴丽艳. 2024

[18]云南野生茄资源黄萎病苗期人工接种抗性鉴定分析. 吴丽艳,郭志祥,曾莉,鲍锐,黎志彬,龚亚菊. 2017

[19]拮抗菌BJB01抗黄萎病的抗病效果评价. 段平成,郑凯,张宇宏,张国丽,孙国清. 2023

[20]抗黄萎病海岛棉叶片在大丽轮枝菌胁迫下的蛋白组学分析. 许琦,武林琳,王咪,李晓萍,郭文治,裴蕾.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