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黑粉菌的加工利用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石太渊

作者: 石太渊;孙大为;张锐;张华;姜福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黑粉菌;利用

期刊名称: 农产品加工(学刊)

ISSN: 1671-9646

年卷期: 2006 年 09 期

页码: 30-32+34

摘要: 玉米黑粉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矿物质(尤其是K,Fe,Se含量较高)、维生素、真菌多糖以及人体必需氨基酸。因此,玉米黑粉菌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是开发保健食品的优质天然原料,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分类号: TS201.4

  • 相关文献

[1]薏苡黑粉菌基因组测序揭示其物种分类及适应性进化. 李祥栋,郑传奇,陆秀娟,潘虹,魏心元,石明,付瑜华,陆平,高爱农,周美亮. 2022

[2]优质高产玉米单交种粤单l号的选育及利用. 刘建华,李余良,王哓明,方志伟,刘晓津. 2003

[3]优质高配合力糯质玉米一环系通系5的选育及利用. 陆虎华,薛林,郝德荣,陈国清,石明亮,冒宇翔,胡加如,黄小兰,程玉静,张振良,周广飞. 2016

[4]玉米无叶舌种质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魏宏斌,邓利爱,郭锐,戴国富,卜鸿吉. 2014

[5]玉米自交系绥系608的选育与利用. 石运强,孙艳杰,邵勇,魏国才,南元涛,金振国,高利,李云龙. 2019

[6]河南省玉米品种利用原则. 王振华,魏昕,张前进,张新,鲁晓民. 2020

[7]东北春玉米区热带种质利用研究. 董海合,李凤华,任军,周旭东,冯芬芬,田讯. 2001

[8]优良早熟自交系四-428的选育与利用. 潘丽艳,林红,郭海鳌,郭昕,王玉杰,王远路. 2005

[9]高直链淀粉玉米研究及其利用. 董亚琳,才卓,徐国良,刘向辉,代玉仙. 2006

[10]国外玉米种质在东北地区的利用与改良. 孙发明,徐艳荣,候宗运,焦仁海,刘兴二. 2009

[11]优质玉米新品种绥玉16的选育及利用研究. 魏国才. 2007

[12]高产杂交种组配中马龄型亲本的选择与利用. 曾三省. 2000

[13]玉米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 张前进,王振华,张新,王俊璞. 2006

[14]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改良与利用. 代秀云,于明彦,许明学,柳迎春,夏远峰,刘爱华. 2007

[15]贵州省玉米三交种的选育与利用. 任洪,沈建华. 2005

[16]玉米自交系四-495的选育与利用. 于明彦,代秀云,孙发明,文贞顺. 2007

[17]黑糯玉米新品种——晋糯10号的选育与利用. 董立红,陈永欣,翟广谦,陈琳,李文和,阮福林. 2014

[18]几个玉米骨干系在育种和生产中的应用. 张丽颖,金连财. 2000

[19]优质黑糯玉米新品种晋糯8号的选育与利用. 董立红,陈永欣,韩永明,翟广谦,陈琳,李文和,阮福林. 2009

[20]外引玉米种质资源的筛选分析利用研究. 唐跃文.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