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籼粳杂种IR36/Kamairazu花粉育性的遗传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吕川根

作者: 吕川根;高艳红;宗寿余;邹江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亚种间杂种;花粉育性;遗传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06 年 32 卷 03 期

页码: 469-47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检测了47个水稻籼粳杂种F1的花粉育性,平均值为(79.9±31.2)%,其中68%组合的花粉育性低于90%。研究了代表性组合IR36/Kamairazu不同世代的花粉育性,F1的花粉育性为79.5%,其衍生的63个F2单株的平均花粉育性为(91.0±15.7)%。花粉育性高达98.3%的F2单株A4-3衍生的81个F3单株的平均花粉育性为(95.9±11.1)%,而育性为61%的A4-6衍生的51个F3单株的平均花粉育性仅为(74.3±35.2)%。在A4-3衍生的F3中选用2个花粉育性分别为99.2%和99.5%的单株,其衍生的F4群体的平均花粉育性分别为(93.0±7.4)%和(94.9±3.5)%,而2个花粉育性均为69.2%的单株衍生的F4群体的平均花粉育性则分别为(88.5±22.1)%和(89.8±6.7)%。IR36/Kamairazu的花粉育性受多基因控制,符合多基因座单位点孢子体-配子体互作模式。在F2、F3和F4群体中,平均育性水平较高的群体,单株花粉育性与小穗受精率无显著相关性,而在平均育性水平较低的群体中,花粉育性与小穗受精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温度对亚种间杂种花粉育性的影响. 杨杰,万建民,翟虎渠,王才林,仲维功,邹江石. 2003

[2]油桃几个重要性状的遗传评价. 俞明亮,马瑞娟,杜平,章镇. 2004

[3]温度对水稻亚种间杂种育种及结实率的影响. 吕川根,王才林. 2002

[4]温度对水稻亚种间杂种育性及结实率的影响. 吕川根,王才林,宗寿余,赵凌,邹江石. 2002

[5]水稻籼粳杂种雌性不育的细胞学初步观察(简报). 刘永胜,周开达,阴国大,罗文质. 1993

[6]水稻亚种间杂种的分类与利用. 吴建利,李振宇. 1993

[7]水稻亚种间亲和性的研究进展. 吕川根,邹江石. 2000

[8]水稻亚种间杂种F_1半不育小孢子发生的细胞学观察. 李万昌,王静,王俊伟,余娇娇,郭士伟. 2013

[9]籼粳杂种亚优2号高产生理基础探讨. 吕川根,谷福林,陆曼丽,邹江石. 1991

[10]水稻广亲和性与恢复性关系的初步研究. 崔杰,杨振玉,高勇. 1993

[11]转BADH和Bar基因水稻培育及其相关特性评价. 金曦,罗伯祥,陈受宜,肖国樱. 2011

[12]水稻糖苷水解酶基因OsINV3影响花粉育性的研究. 夏思奇,杨汉树,邱牡丹,李磊,李懿星,宋书锋,李莉,王建龙. 2024

[13]外源基因异常分离水稻9311HR的雌雄配子育性. 林静,张亚东,朱镇,赵凌,陈涛,张所兵,张巧凤,王才林. 2007

[14]自然高温胁迫对杂交水稻花粉育性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赵正武,曾卓华,陈旭,蒋晓英,雷开荣,姚南. 2009

[15]应用微效恢复基因与播期互作效应分析水稻CMS的育性敏感性. 林强,蔡秋华,王颖姮,崔丽丽,陈丽萍,蒋家焕,肖晏嘉,张建福. 2024

[16]水稻亚种间杂种后代Pgi-1同工酶的异常分离. 吕川根,邹江石,池桥宏. 1997

[17]水稻叶片形态因子及其在F_1代的遗传. 吕川根,宗寿余,邹江石,姚克敏. 2005

[18]水稻蛋白质含量的世代遗传. 郭慧,李树杏,杨占烈,甘雨,向关伦,潘建慧,郝留根. 2016

[19]亚种间杂交稻子粒充实度的遗传分析. 李荣改,孟令启,冯瑞光,宁文书. 2000

[20]水稻香味基因的遗传和研究进展. 张俊宝,潘惠文,刘海英.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