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深施氮对我国水稻产量和氮利用效率影响的整合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胡洋
作者: 胡洋;肖大康;李炫;李锦涛;胡仁;任科宇;侯俊;曹玉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侧深施肥;氮素;产量;氮利用效率
期刊名称: 中国土壤与肥料
ISSN: 1673-6257
年卷期: 2024 年 002 期
页码: 138-14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探讨在不同条件下侧深施氮(SDN)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为水稻精准施氮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搜集已发表的文献,建立了214组SDN和农民常规撒施(BN)下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数据库。采用整合分析的方法,研究在水稻种植区、土壤氮素含量、不同施氮量等条件下SDN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提升幅度,采用随机森林方法明确了影响SDN效果的主控因素。相对于BN,SDN能够显著提高产量、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吸收利用率,提高幅度分别为4.57%、4.57%、23.94%和21.11%。不同种植区域下SDN对产量的提升幅度东北稻区最大。不同水稻类型下SDN的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提升幅度不同,产量提升方面,粳稻(6.85%)>籼稻(5.11%),杂交稻无显著提升;SDN对氮肥农学利用率和吸收利用效率的提升幅度方面,籼稻>粳稻>杂交稻。不同种植模式下SDN对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提升幅度均为单季稻>双季稻。土壤全氮<2 g/kg、速效氮<150 mg/kg时SDN对产量的提升幅度较大。当SDN的氮肥施用量≤150 kg/hm~2和追肥施氮均使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提升幅度较大,然而,随着SDN施氮量的提升,增产增效幅度下降。随机森林分析结果表明SDN对水稻产量的提高幅度主要受土壤全氮、有效磷和施氮量的影响,而其对水稻氮肥利用效率的提升幅度主要受速效氮、施氮量和有效磷的影响。SDN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均有显著的提高,南方稻区和长江流域采取SDN对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增幅不如东北稻区,SDN有利于含氮量较低的土壤水稻增产增效,且SDN施氮量不宜超过150 kg/hm~2,增效型氮肥、追施氮肥以及磷肥与SDN配合施用利于增产增效。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江淮地区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研究. . 2019
[2]侧深施氮对机插水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朱从桦,张玉屏,向镜,张义凯,武辉,王亚梁,朱德峰,陈惠哲. 2019
[3]优良食味粳稻南粳3908产量和米质对穗肥减量的响应. 周丽慧,倪新华,朱镇,陈涛,赵庆勇,姚姝,黄胜东,王才林. 2023
[4]配方肥结合侧深施肥在水稻化肥减施增效中的应用研究. 黄春辉,王家嘉. 2021
[5]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对浙优18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陈生良,戴华振,陈照明. 2023
[6]新型控释肥机插侧深施对江淮中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吴文革,季雅岚,许有尊,孙雪原,钟成虎,束孝海,徐立宏,张兆东,王玉军,甘剑锋,江洪强,何毕,胡根生,王宏斌,吴红星. 2021
[7]施肥方式对寒地粳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卞景阳,刘琳帅,孙兴荣,刘丽华,郑桂萍,尉景顺,徐林贵. 2019
[8]农家肥在水稻生产上的肥效利用. 罗德强,周维佳,江学海,凌启鸿,王绍华,涂丹. 2009
[9]低温寡日照条件下不同类型杂交稻品种的生态适应性. 李敏,罗德强,江学海,周维佳,姬广梅,王学鸿,李树杏. 2016
[10]氮素穗肥对高温胁迫下水稻结实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段骅,傅亮,剧成欣,刘立军,杨建昌. 2013
[11]秸秆还田及氮肥调控对不同肥力白浆土氮素及水稻产量影响. 王秋菊,刘峰,迟凤琴,焦峰,张春峰,姜辉,李鹏绯,朱宝国. 2019
[12]秸秆还田及氮肥调控对不同肥力白浆土氮素及水稻产量影响. 王秋菊,刘峰,迟凤琴,焦峰,张春峰,姜辉,李鹏绯,朱宝国. 2019
[13]聚天门冬氨酸尿素对稻田田面水氮素浓度及产量的影响. 倪承凡,张富林,吴茂前,夏颖,张志毅,刘冬碧,范先鹏,熊桂云,马路,高立. 2020
[14]有机水溶肥对水稻干物质、氮素积累和转运的影响. 曹小闯,李烨锋,吴龙龙,朱春权,朱练峰,张均华,金千瑜. 2020
[15]秸秆还田形态和还田量对水稻氮素积累与转运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刘丽华,秦猛,翟玲霞,崔士泽,李瑞松,郑峻麒,王檄铭,李红宇,姚钦,林晓影,郑桂萍. 2023
[16]不同氮效率粳稻生育后期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 金磊,李霞,魏晓东,刘小龙,王才林,仲维功. 2013
[17]有机肥替代化肥氮对稻田田面水氮素浓度变化及产量的影响. 叶鑫,张鑫,隋世江. 2023
[18]施氮水平对不同水稻品种籽粒产量及米质的影响. 罗志祥,苏泽胜,施伏芝,阮新民. 2004
[19]水稻不同基因型氮素利用效率差异. 朴钟泽,韩龙植,高熙宗. 2003
[20]氮肥水平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农学利用率的影响. 阮新民,施伏芝,罗志祥,苏泽胜.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施加生物质炭对风沙土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
作者:贾远彬;陈康怡;丛孟菲;胡洋;唐光木;徐万里;朱新萍;贾宏涛
关键词:生物质炭;土壤线虫;风沙土;生态指数
-
基于电子鼻技术对38份不同桃种质资源香气表征的研究
作者:王霞;李雄伟;苏明申;张明昊;杜纪红;胡洋;杨雪莲;叶正文
关键词:电子鼻;桃;香气;主成分分析;负荷加载分析;线性判别分析
-
一次性接触施控释尿素对水稻秧苗素质及生长的影响
作者:李锦涛;胡洋;李炫;丁紫娟;胡仁;杨朔;聂玺斌;曹兵;黄飞;侯俊
关键词:控释尿素;接触施肥;水稻;秧苗素质;水稻产量
-
青海食用菌产业链的技术体系建设研究
作者:高晓杰;李锦涛;麻绍群;孔嘉宜;聂玲萍;罗紫嫣;余梅;陈群;陈辉;沈宁东;周召荣;杜军华
关键词:青海食用菌;产业链;生产现代化;技术体系建设
-
中国桑园土壤碳氮耦合特征的空间分异
作者:王谢;胡洋;郭海霞;张建华;唐甜;曾其国
关键词:经济林;木本作物;碳库;氮库;碳中和;气候变化
-
氮肥用量和运筹对我国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影响的整合分析
作者:肖大康;胡仁;韩天富;张卫峰;侯俊;任科宇
关键词:氮肥管理;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因子;整合分析
-
中晚熟鲜食黄桃新品种锦冠的选育
作者:叶正文;苏明申;杜纪红;李雄伟;张明昊;周慧娟;张夏南;胡洋
关键词:桃;新品种;锦冠;黄肉;中晚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