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全蚀病与抗性基因转移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任贤

作者: 任贤;杨德光;张曦燕;王敬东;董建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普通小麦;硬簇双二倍体;全蚀病;基因;育种

期刊名称: 作物杂志

ISSN: 1001-7283

年卷期: 2003 年 01 期

页码: 15-1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有效的全蚀病浸染病区 ,对供试亲本和杂交、回交等获得的后代材料进行抗全蚀病性鉴定和筛选。结果表明 :所供试的普通小麦材料全部感病 ,而硬 -簇双二倍体材料及其与普通小麦材料杂交获得的杂种F1抗病性较强或免疫。普通小麦材料与抗全蚀病的硬 -簇双二倍体材料直接常规杂交结实率较高 ,其F1杂种植株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 ,大部分细胞的染色体为 2n =42 (5个环状和 5个棒状二价体 ,2 2个单价体 ) ,并且F1杂种基因型自交、回交和花药培养均能获得可供选择的基因型后代

分类号: S435.121

  • 相关文献

[1]转Bcl和Rip基因小麦的鉴定和遗传分析. 吴成君,任贤,叶兴国,徐惠君,杜丽璞. 2005

[2]普通小麦抗白粉病性遗传研究. 孙智开,王石惠. 1992

[3]25份澳大利亚小麦种质的性状表现及利用. 王美芳,雷振生,吴政卿,徐福新,杨攀,常阳,柳东阳,李巍. 2019

[4]CIMMYT小麦种质农艺及品质性状分析. 王美芳,雷振生,吴政卿,徐福新,常阳,周正富,晁岳恩,刘加平,李巍. 2018

[5]黄淮冬麦区小麦产量及品质改良现状分析. 王美芳,雷振生,吴政卿,杨会民,杨攀,徐福新,刘加平. 2013

[6]中国小麦育种进展与展望. 何中虎,夏先春,陈新民,庄巧生. 2011

[7]航天诱变育种技术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 李培夫. 2006

[8]基因自组织与作物遗传育种. 崔世友. 1995

[9]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和温敏核不育基因的遗传与育种应用. 王际凤,谷长先,黄培英,朱速松,王成招,张大双,涂丹,陆作楣. 2010

[10]水稻品种耐盐性的遗传及育种研究进展. 刘金波,徐大勇,秦德荣,潘启民,方兆伟,陈庭木,卢百关,樊继伟,李健,刘艳,迟铭,樊宁声. 2010

[11]大白菜干烧心病的研究进展. 张鹤,赵熙,刘莉. 2009

[12]水稻粒形遗传与长粒型优质粳稻育种进展. 黄海祥,钱前. 2017

[13]家蚕抗核型多角体病毒病育种研究进展. 叶明强,杨琼,吴福泉,李庆荣,肖阳,邝哲师,赵祥杰,罗国庆. 2013

[14]"绿色革命"以来水稻抗倒伏研究进展. 王晓飞,陆展华,刘维,卢东柏,王石光,巫浩翔,方志强,何秀英. 2022

[15]水稻株型结构相关基因遗传研究进展. 郭震华. 2013

[16]绵羊育种现状及分子技术在绵羊品种选育上的应用分析. 陈国旺,刘珈羽,南景东,张建胜,刘文,沈思思,张备,张国华,郝彩虹,海龙,黄新育,郭立宏,佟桂芝. 2022

[17]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和抗性育种研究进展. 黄大辉,岑贞陆,张月雄,马增风,刘驰,陈英之,卢双楠,刘开勇,李容柏. 2010

[18]水稻稻米香味基因的遗传研究及其在育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郭震华,张淑华,刘传雪,王瑞英,张兰民,关世武,黄晓群. 2013

[19]茶树茶氨酸的代谢及其育种研究进展. 方开星,姜晓辉,吴华玲. 2016

[20]转基因棉花育种进展及其产业化前景分析. 陈旭升,狄佳春,刘剑光,许乃银,肖松华.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