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矮秆大豆黑河19号窄行密植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闫洪睿
作者: 闫洪睿;张雷;刘英华;鹿文成;郭儒东 ;梁吉利;刘发;莫士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半矮秆大豆;黑河19号;窄行密植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03 年 22 卷 03 期
页码: 223-2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1997- 1999年三年试验结果表明 ,半矮秆大豆黑河 19号适于窄行密植 ,与”垅三”栽培相比 ,生育前期 ,所有行距密度组合秆强不倒 ,长势旺 ,增加了光合面积 ,改善了光分布 ,提高了光能利用率 ,同时增强了群体固氮能力及根群的吸收能力 ,提高了群体尤其是群体中上冠层的干物质生产能力 ,但低密度组合不够明显。生育后期 ,倒伏程度加重 ,尤其是宽行距高密度组合易产生倒伏 ,导致群体通风透光不良而减产 ,低密度组合 ,虽然群体生育良好 ,但增产不够明显 ,其它行距密度组合增产幅度较大 ,为 7.9% - 19.7%。在不产生严重倒伏情况下 ,行距相同 ,高密度优于低密度 ,密度相同 ,窄行距优于宽行距 ,以 15cm行距公顷保苗 6 6 .7万株平作窄行密植效果最好。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半矮秆大豆窄行密植超高产栽培产量性状及产量结构研究. 张敬涛,宋英博,申晓慧,刘忠堂,王谦玉,贾会彬,刘峰,赵桂范. 2009
[2]半矮秆大豆窄行密植超高产生长发育动态研究. 张敬涛,郑殿峰,申晓慧,王谦玉,刘忠堂,贾会彬,刘峰,杜吉到,赵桂范,宋英博. 2009
[3]密度对半矮秆大豆合农60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韩德贤,盖志佳,刘婧琦,赵桂范,王庆胜,郑海燕,张敬涛. 2014
[4]半矮秆大豆合丰42号最佳密植群体结构分析. 张敬涛,王成,王谦玉,赵桂范,王庆胜. 2005
[5]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刘忠堂. 2002
[6]江苏淮北夏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效果及育种方向. 徐海斌,杨加银,王进生. 2001
[7]大豆合农60号窄行密植不同种植方式的比较研究. 张茂明. 2012
[8]窄行密植对半矮秆大豆产量及性状的影响. 宋英博. 2010
[9]大豆窄行密植技术. 徐冉. 2014
[10]高产优质大豆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Ⅱ合丰47高产优质窄行密植栽培技术体系. 胡喜平. 2008
[11]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李明姝,孙星邈,颜秀娟. 2008
[12]大豆窄行密植与垄三栽培主要性状的关联度分析. 宋英博,张敬涛,王囡囡,申晓惠,胡国华,陈庆山. 2010
[13]窄行密植栽培是吉林省大豆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 闫晓艳. 2001
[14]大豆大垅窄行密植最佳施肥量的研究. 王成,郑天琪,张敬涛. 2001
[15]窄行密植栽培技术对大豆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薛庆喜,姚远. 2000
[16]黑龙江省大豆主要种植模式. 盖志佳. 2023
[17]高水肥条件下对窄行密植大豆品种各生理指标的影响. 宋英博. 2010
[18]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施肥技术研究. 王成,郑天琪,张敬涛. 2001
[19]引进国外智力 促进科技创新. 王谦玉. 2003
[20]半矮秆大豆北豆25窄行密植试验研究. 刘玲雪,贺海生,徐明贵,郑伟,郭泰,王志新,吴秀红,李灿东,张振宇,刘忠堂,张茂明,黄野飚.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优质高产三系杂交水稻组合旱优93的选育
作者:李明寿;齐金岗;刘毅;李孝琼;杨学龙;陈颖;张雷;刘开强;王小姣;赵丽冰;郭嗣斌
关键词:旱优93;杂交水稻;优质;高产;选育
-
不同施肥处理对黑河43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韩德志;闫晓飞;魏然;刁鹤楠;姜宇;贾鸿昌;鹿文成
关键词:黑河43;施肥;农艺性状;产量;品质
-
冀北坝上大豆结瘤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作者:寿鑫月;刘智;陈玥含;李晨辉;孙宾成;孙如建;韩德志;鹿文成;申永辉;王晓波;闫龙
关键词:大豆;根瘤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根瘤数量;根瘤干重
-
利用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揭示生防放线菌XFS-4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抗性
作者:项鹏;杨树;李宝华;李艳杰;李红鹏;鹿文成;栗铭徽;张武
关键词:放线菌;大豆胞囊线虫;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RT-PCR
-
优质高产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旱优711的选育
作者:李明寿;齐金岗;刘开强;杨学龙;张雷;李孝琼;张剑锋;楼珏;罗利军
关键词: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旱优711;选育
-
黑龙江省大豆新品种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
作者:于晓光;鹿文成;韩艳婧;郭广新;李馨宇;姜宇;米刚;吴俊彦
关键词: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
-
高寒地区专用型大豆品种的筛选
作者:吴洪斌;孙浩月;张宏雷;张安宏;闫洪睿;宋豫红;杜吉到
关键词:豆浆;豆腐;专用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