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夏大豆品种中黄39在南宁的三季繁育可行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小红
作者: 郭小红;房裕东;韦清源;汤复跃;陈文杰;梁江;韩天富;陈渊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黄淮海夏大豆;广西南宁;快繁;加代;生育期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0 年 006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检验黄淮海夏大豆在华南地区春夏秋三季快繁加代的可行性,确定最佳播种期和收获期,以广适大豆品种中黄39为材料,于2019年2月10日-10月10日,在广西南宁进行分期播种试验,观察其在不同播期下的生育时期和农艺性状表现,并分别于鼓粒期(R6)、生理成熟期(R7)和完熟期(R8)摘荚风干,测定籽粒发芽率.结果表明:中黄39可在广西南宁1年连续繁育3代.第一季最佳播期为2月中、下旬,于5月中、下旬收获;第二季最佳播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于9月中旬收获;第三季最佳播期为9月中、下旬,于12上、中旬收获.在生理成熟期(R7)摘荚风干后籽粒的发芽率最高,为最佳收获时期.中黄39不同季度种植,秋播时其主要农艺性状表现最好,其次是春播,夏播产量最低.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阳光玫瑰葡萄在广西南宁的引种表现及其一年两收栽培技术. 白扬,白先进,张瑛,谢太理,刘金标,陈爱军,娄兵海,何建军,林玲,周咏梅,曹雄军. 2016
[2]3个无核葡萄品种在广西南宁地区的引种表现. 林玲,时晓芳,张瑛,曹雄军,韩佳宇,郭荣荣. 2021
[3]沃柑溃疡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 赵洪涛,陈东奎,陈香玲,欧智涛,黄其椿,张兰,李果果,刘要鑫,叶云峰,付岗. 2019
[4]南宁地区水牛球虫感染情况调查. 郝力力,郑威. 2011
[5]广西南宁巨峰葡萄果实溢糖性霉斑病病原菌鉴定. 陈国品,谢蜀豫,黄秋凤,丁苏,白先进,曹慕明. 2018
[6]南宁市葡萄园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刘淑仪,陈桂芬,刘忠,黄江流,唐其展. 2018
[7]龙眼优质新品种桂蜜的选育. . 2010
[8]"黑皇"葡萄在广西南宁引种表现及一年两收栽培技术. 时晓芳,张瑛,韩佳宇,程昌富,蒋士宋,罗梅娟,李倩珍,梁海芸. 2024
[9]辣椒南繁加代栽培技术. 袁远国,黄凌昌,胡明文,罗孝明,李英. 2008
[10]关于冬小麦低温春化、南繁加代的初步探讨. 时晓伟,王继忠,石斯发,冯刚,王建贺,张起军,胡云霖. 2007
[11]福建省芥菜高山加代繁育关键技术. 丘启松,张双照,黄发茂,薛珠政. 2020
[12]山西中部冬小麦育种的实践与探讨. 柴纮,李进述,张兰萍. 1995
[13]高海拔地区小麦加代技术研究与应用. 张永鹏,魏迎春. 2024
[14]作物快速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房裕东,韩天富. 2019
[15]海南地区谷子加代田间管理探讨. 张文飞,陈国秋,张海金,刁玉霖,王凯玺,朱康宁. 2022
[16]武汉气候条件下油菜春化加代技术研究. 刘澄清,王春华,邹崇顺,黄有菊,李桂英. 1991
[17]向日葵南繁加代栽培技术. 王佰众,王含,李玉发,梁军,栾天浩,刘宏欣,何中国. 2012
[18]西藏青稞杂交后代就地加代育种技术研究. 唐亚伟,蒲海生,顾茂芝,尼玛扎西,强小林,其美旺母,周强,刘仁建,雄奴塔巴,汪龙,宋志剑. 2008
[19]生育类型与施氮水平对粳稻淀粉RVA谱特性的影响. 李敏,张洪程,李国业,马群,杨雄,魏海燕. 2012
[20]甘薯茎尖脱毒及快繁技术研究. 孟令文.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稻草和紫云英协同还田下钾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土壤供钾能力的影响
作者:刘淑军;李冬初;韩天富;黄晶;刘立生;王晓辉;张会民
关键词:稻草;紫云英;水稻;施钾量;产量;钾素盈余量;土壤钾素供应能力
-
以子叶植株为砧木的大豆再生芽嫁接快繁技术
作者:陈晓叶;许鑫;张春蕾;袁珊;陈福禄;蒋炳军;武婷婷;辛大伟;孙石;陈庆山;韩天富
关键词:大豆;再生芽;生根;子叶植株;嫁接
-
大豆B类花器官特征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王曦昕;蒋炳军;袁珊;武婷婷;孙石;张亮生;韩天富
关键词:大豆;APETALA3;PISTILLATA;MADS-box;花器官特征基因
-
乡村振兴视阈下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研究
作者:乔德华;秦春林;陈文杰
关键词:甘肃省;乡村振兴;产业振兴;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对策
-
南方土壤中导致大豆皱叶的因子分析
作者:陈文杰;陈渊;韦清源;汤复跃;郭小红;梁江
关键词:大豆;皱叶;因子;土壤;南方;ICP-OES
-
利用高世代转录组测序挖掘控制南方大豆皱叶症候选基因
作者:陈文杰;陈渊;韦清源;汤复跃;郭小红;陈淑芳;覃夏燕;韦荣昌;梁江
关键词:大豆;转录组;皱叶症;定位;分子标记;二代测序
-
麦秸覆盖还田对大豆耕层物理性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作者:吴宗声;徐彩龙;李瑞东;徐一帆;孙石;韩天富;宋雯雯;吴存祥
关键词:夏大豆;耕层温度;物理性质;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