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留茬收获模式对红麻产量及营养价值的影响初探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唐慧娟

作者: 唐慧娟;白杰;陈安国;李建军;黄思齐;李德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红麻;留茬收获;产量;营养价值

期刊名称: 中国麻业科学

ISSN: 1671-3532

年卷期: 2017 年 39 卷 005 期

页码: 251-256

摘要: 以代表性红麻品种中红麻318为材料,对红麻留茬收获模式进行初步探究,通过不同留茬收获方式对产量、营养价值的影响进行比较,筛选出使红麻具有较高产量和营养价值的收获方式,为红麻饲用价值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90 cm留茬高度试验组在整个生长期的干物质产量(15943 kg/hm2)和粗蛋白产量(1613 kg/hm2)均高于60 cm试验组和120 cm试验组.

分类号: S563.5

  • 相关文献

[1]不同红麻品种产量和营养价值比较. 唐慧娟,白杰,陈安国,李建军,黄思齐,李德芳. 2018

[2]红麻品种叶片形态、生理特性与产量关系研究. 梁肇均,宋佩文. 1997

[3]红麻品种浙红3号产量稳定性及其经济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俞琦英,阮关海,李祖士,许小江. 1998

[4]地表覆盖对不同类型盐碱地红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张加强,骆霞虹,金关荣,陈常理. 2015

[5]不同收剥期对两种生育类型红麻品种产量的影响. 骆霞虹,傅福道,金关荣. 2009

[6]红麻耐土壤重金属污染品种筛选. 李文略,陈常理,骆霞红,安霞,朱关林,金关荣. 2018

[7]六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红麻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李祖士,俞琦英,王洪甫. 1993

[8]南疆阿拉尔盐碱地红麻的生长特性及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陈安国,陶学江,伍涛,王汉骏,李德芳,王乐军. 2013

[9]红麻品种在闽南地区的适应性试验. 洪建基,曾日秋,姚运法. 2011

[10]高产优质红麻新品种闽红964的选育. 洪建基,曾日秋,李跃森. 2009

[11]红麻品种与播种量对产量及性状的影响. 陈常理,骆霞虹,李文略,安霞,朱关林,金关荣. 2018

[12]红麻新品种闽红321的选育. 洪建基,曾日秋,甘勇辉,卢劲梅,陈福寿. 2008

[13]砜吡草唑对红麻田杂草的防控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邬腊梅,伍灿,杨江山,黄佳豪,杨浩娜. 2024

[14]油菜━冬小麦轮作系统中冬小麦的粮饲兼用性能. 刘渊博,田莉华,张清平,沈禹颖. 2014

[15]喀斯特地区不同青贮玉米品种的综合评价. 童成昊,周文章,莫本田,陆龙超,邓似辰,秦杨,李干洲,徐龙鑫,武俊达. 2023

[16]高光合效率小豆筛选与营养价值评价. 邹长明,王允青,曹卫东,张晓红,刘英,杨杰,唐杉. 2015

[17]种植密度对不同类型玉米青贮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庄克章,吴荣华,张春艳,徐立华,徐相波,丁一,王振南. 2019

[18]黑龙江中南部地区不同饲用燕麦品种适应性研究. 王建丽,庄煦,牟林林,韩微波,张冬梅,尤佳,邸桂俐,王晓龙,申忠宝. 2023

[19]杂交木豆新品种(系)在贵阳地区的适应性. 罗天琼,张瑜,莫本田,龙忠富. 2022

[20]8个引种葛藤品种在湖南地区块根饲用价值评价. 郑霞,王郝为,唐守伟,刘头明,戴求仲.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