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耕对土壤理化性状和红麻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常理

作者: 陈常理;骆霞虹;张加强;朱关林;金关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稻茬红麻;免耕;机械翻耕;影响

期刊名称: 中国麻业科学

ISSN: 1671-3532

年卷期: 2013 年 35 卷 06 期

页码: 300-306

摘要: 为节省红麻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效益,本试验以水稻—红麻轮作地为研究对象,研究免耕与翻耕对土壤理化性状和红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时,免耕与翻耕的3级根数差异显著,免耕多,分别为737.80条和584.80条;免耕与翻耕的单株根、茎、叶的鲜重和干重同样存在显著性差异,均是免耕的重,免耕与翻耕的单株干生物产量差异极著性,分别为3.34 g和1.92 g。免耕与翻耕的土壤容重差异显著,其均值分别为1.3354 g/cm3和1.1888g/cm3。免耕的土壤水分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翻耕的土壤水分含量呈上升趋势,但免耕与翻耕的均值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33.24%、32.43%。免耕与翻耕在不同时期、平均值的土壤孔隙度差异显著,其中它们均值分别为49.61%、55.14%。免耕与翻耕的小区干皮重差异极显著,分别为5.79kg、5.29 kg。

分类号: S563.5

  • 相关文献

[1]免耕条件下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及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影响. 董博,周欢,蔡立群,董青松. 2015

[2]播种量与除草方式对红麻生长和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及其效益分析. 陈常理,骆霞虹,张加强,朱关林,金关荣. 2015

[3]美国关于免耕和轮作周期对侵蚀影响的研究. 邹桂霞. 2002

[4]备用地保护规划(CRP)措施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V.L.Gewin,A.C.Kennedy,R.V.eseth,黄毅. 2000

[5]水旱轮作下长期免耕和施用有机肥对土壤某些肥力性状的影响. 徐阳春,沈其荣,雷宝坤,储国良,王全洪. 2000

[6]双低杂交油菜黔油20号稻田免耕直播栽培技术. 钟华义,熊国权,杨斌,杨春杰,饶勇. 2009

[7]免耕旱地耕作制土壤蓄水率的研究. E.A.McGee,G.A.Peterson,D.G.Westfall,戈素芬. 1998

[8]氮肥分配比例对免耕强化栽培单季晚稻的影响. 黄洪明,吴美娟,徐志福. 2008

[9]一种能处理杂草的免耕玉米播种机. 韩喜国,任英,赵洪祥,冯士成,邹云峰,方金宇. 2017

[10]大豆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 盖志佳,刘婧琦,刘爱群,韩德贤,赵桂范,唐晓东,刘伟婷,张敬涛. 2013

[11]不同灌水量对免耕玉米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 路战远,张向前,张德建,景振举,姚仲军,程玉臣,张建中,白海,王玉芬. 2012

[12]品种与播种量对直播油菜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曾家玉,熊楚国,肖华贵,饶勇,杨斌. 2016

[13]油研10号不同栽培方式的产量与经济效益比较. 任廷波,赵继献. 2008

[14]稻田冬种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 . 2005

[15]免耕和稻草还田对稻田土壤氮素转化强度的影响. 沈方科,陈秋实,何明菊,许芳隆. 2012

[16]平坝县稻茬免耕直播油菜田杂草的发生与防除. 陈兰山,王楠,叶朝春,何永福,李大雄,罗绍明. 2013

[17]冬闲田土免耕种植黑麦草在黔东南的应用示范. 喻启元,赵熙贵,吴佳海,熊先勤. 2007

[18]免耕·翻耕稻田油菜适宜播种量的研究. 任廷波,赵继献,戴祥来. 2016

[19]北方旱作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位国建,荐世春,方会敏,彭强吉,牛萌萌. 2019

[20]不同播种期下稻草覆盖免耕马铃薯的产量表现及经济效益研究. 刘永贤.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