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及利益分配机制的实证研究-基于四川省的调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熊鹰

作者: 熊鹰;黄东南;唐江云;李晓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企业主导;利益分配机制;修正Shapley值法;合作创新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5 期

页码: 1112-112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为推进农业科技成果更有效地转化,构建稳定的转化模式及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方法】通过实地调研四川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涉及的相关主体,总结典型的转化模式,综合考虑参与主体的风险承担、技术创新、合作程度等因素,构建修正Shapley值法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分配模型,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各主体的利益分配机制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1)政府、科研单位、农业企业、经销商/零售商、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之间已形成了包括公益性、经营性和扶贫性等多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不同模式下各合作主体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专业分工效率、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创造出更高的整体收益和个体收益。(2)构建以农业企业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可以形成更高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3)修正后的利益分配方法由于纳入了参与主体风险承担、技术创新和合作程度的影响,更符合实际且有利于合作的长期稳定。【结论】通过加大对农业企业主导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增强不同主体间合作创新的协同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有利于推动农业科技成果有效转化。

分类号: F323.3

  • 相关文献

[1]国外农业共同体发展模式及利益分配机制的国际比较. 李寿山. 2002

[2]合作社带动下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模式及成效分析. 熊学振,张怡,杨春. 2021

[3]协同创新模式与农业科研院所创新能力:研发禀赋结构的双门槛效应. 林青宁,毛世平. 2018

[4]公益性科技平台专题服务市场化研究——以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为例. 陈丽娜,司海平,方沩,陈彦清,曹永生. 2017

[5]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李家洋. 2012

[6]浅析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机制. 王船起. 1992

[7]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建议. 周星星,刘建峰,尹艳. 2017

[8]构建闽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平台的若干思路. 曾玉荣,翁志辉,周江梅. 2007

[9]加速农业科技成果形成新生产力的若干重大措施. 张郅政,黄述羲. 1991

[10]基于供给侧和需求侧需求视角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邱启程,袁春新,唐明霞,程玉静,顾卫兵. 2016

[11]着力农业科技创新 搞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蔡金华,王建华,杨勇,陈露. 2018

[12]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微观主体因素分析及对策. 王凤山,郭金瑞. 2016

[13]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与思考——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马彦. 2017

[14]淮安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彭杰,徐文静,曹凯歌,吴传万,郭小山,顾爱兵,汪国莲. 2016

[15]地市级农科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分析. 郭德好. 2016

[16]地市级农业科研状况及发展建议. 蔡金华,王建华,温小林. 2017

[17]克服制约因素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王正平. 1991

[18]刍议农业科技成果潜力及转化. . 1991

[19]试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 1992

[20]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本模式比较. 郭建强,冯开文.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