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粳稻原粳35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晓琴
作者: 杨晓琴;王仪春;王云华;曹新江;王俊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晚粳稻;原粳35;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科学
ISSN: 0528-9017
年卷期: 2005 年 1 卷 04 期
页码: 279-280
摘要: 原粳35(原名R2035)是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与浙江省种子总站用早粳R9223杂交当代干种子辐射诱变选育而成的特早熟晚粳稻新品种。表现株高适中,株型紧凑,分蘖中等,有效穗较多,穗型中等,每穗实粒数较多,丰产性较好,米质优,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2005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湖州及类似生态地区作单季晚粳稻种植或连作晚稻种植,同时可在浙江省作救灾补播品种种植。
分类号: S511.22
- 相关文献
[1]晚粳稻浙粳6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鲍根良,葛常青,金庆生,王俊敏,钱东,葛玲妹,左晓旭. 2013
[2]粳稻浙粳27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叶胜海,张小明,鲍根良,龚利强,管耀祖,葛常青,黄惠芳. 2005
[3]晚粳稻中佳粳21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 罗炬,唐绍清,焦桂爱,胡培松. 2007
[4]晚粳稻春江026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吴明国,林建荣,宋昕蔚. 2007
[5]晚粳稻春江063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吴明国,林建荣,宋昕蔚. 2010
[6]晚粳新品种秀水13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尹团章,曾庆四,余维堂,石华胜. 2002
[7]粳稻原粳41的品种特性及栽培要点. 王俊敏,骆荣挺,张铭铣,徐建龙. 2005
[8]晚粳稻浙粳23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叶胜海,祁永斌,吴伟,刘鑫,张小明. 2008
[9]晚粳稻新品种浙粳112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叶胜海,石建尧,陆艳婷,刘鑫,金庆生,张小明. 2014
[10]晚粳稻新品种鄂粳403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李培德,游艾青,徐华山,方国成,杨国才,刘凯,胡刚,陈志军. 2016
[11]晚粳稻嘉禾21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黄海祥,徐建强,邵洁,钱前. 2008
[12]晚粳稻新品种南粳47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陈志德,杨杰,王军,范方军,黄转运. 2011
[13]晚粳稻航香1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王俊敏,骆荣挺,金庆生,陆艳婷. 2012
[14]早熟晚粳稻新品种镇稻7号的选育与特征特性. 刁立平,张继本,周义文,钱华飞,林添资. 2002
[15]优质晚粳稻浙湖粳25的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 朱国富,谭宏,叶胜海,马善林,翟荣荣,陆艳婷,俞法明,王仪春,张小明. 2018
[16]晚粳稻春优58的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周祖昌,林贤青,鲁贤平,陈文伟,曹雪仙. 2008
[17]优质高产晚粳鄂粳912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曾庆四. 2010
[18]晚粳稻浙粳50的选育及应用. 鲍根良,左晓旭,张小明,叶胜海,郑涛. 2006
[19]晚粳稻浙粳30的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 鲍根良,张小明,叶胜海,赵剑群,俞琦英,金善根,楼再鸣. 2004
[20]优质长粒香型晚粳稻鄂香2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朱彩章,龚伟华,杨国才,毛惠民,李斌,王小文,沈升,游艾青,汤俭民.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氮肥水平对籼粳杂交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李燕;王俊敏;赵向前;施俊生;王仁杯
关键词:氮肥;籼粳杂交稻;产量;品质
-
不同移栽方式对晚粳稻浙湖粳26种子生产田产量和性状的影响
作者:冯忠平;王云华;赵体源;陆敏;曹栋栋;黄奇
关键词:浙湖粳26;优质;高产
-
定远县甘薯引进品种比较试验
作者:刘明;杨晓琴;李铁鑫;曹流俭;赵鹏;张立平
关键词:甘薯;品种比较;产量;营养品质
-
不同育秧、移栽方式对晚粳稻新品种浙粳100产量的影响
作者:王云华;黄奇;朱国富;张小明
关键词:浙粳100;人工移栽;机插移栽;产量
-
籼粳杂交稻不同机直播方式增产效果
作者:马善林;王云华;陈杨;斯武军;沈林安;朱国富
关键词:单季籼粳杂交稻;机直播;增产效果
-
疣粒野生稻体细胞杂交后代Y73快繁技术
作者:严成其;赵硕;吕嘉城;王颖;陈磊;黄迪;谭晓菁;王栩鸣;周洁;杨勇;鲁宇文;黄坚;王芳;王俊敏;张志祥
关键词:疣粒野生稻;体细胞杂交;组织培养;快繁
-
钵苗育秧和群体起点构建对不同类型杂交中籼稻钵苗机插产量的影响
作者:王家红;杨晓琴;许有尊
关键词:钵苗机插;秧龄;播种量;株距;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