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识别和主成分分析在多环芳烃室温磷光分析中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培龙

作者: 王培龙;苏晓鸥;朱若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多环芳烃;室温磷光;模式识别;人工神经网络;主成分分析

期刊名称: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ISSN: 1674-8255

年卷期: 2014 年 05 期

页码: 37-40+43

摘要: 本研究应用主成分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两种模式识别方法对多环芳烃混合物固体基质室温磷光重叠光谱进行分析,考察了主成分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对多环芳烃混合物SS-RTP的处理效果,结果显示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对于苯并喹琳、苊、菲啶、咔唑和芴等多环芳烃任意组合混合物能够很好地区分开来,这表明RBF神经网络在复杂多环芳烃混合物定性分析中具有很好的应用性和可行性。

分类号: O657.3`TQ241.5

  • 相关文献

[1]清香型乌龙茶品质形成中游离氨基酸指纹图谱变化规律. 陈林,陈键,张应根,邬龄盛,王振康,杨卫,尤志明. 2012

[2]基于神经网络的近红外光谱鉴别蜂蜜品种研究. 陈兰珍,孙谦,叶志华,赵静,韩东海,薛晓锋. 2009

[3]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纽荷尔脐橙产地识别研究. 廖秋红,何绍兰,谢让金,钱春,胡德玉,吕强,易时来,郑永强,邓烈. 2015

[4]识别不同水稻株型的高光谱模式方法的建立. 张浩,欧阳由男,王会民,朱练峰,金千瑜,郑可锋. 2010

[5]蛋白质的室温磷光法研究. 申仲妹,郭建民,卫艳丽,董川. 2007

[6]温室智能装备系列之九十二 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和模式识别结合对温室不同种类杂草鉴别技术研究. 马伟,王秀,李翠玲,张东彦. 2017

[7]大豆田间杂草的光谱识别研究. 邓巍,陈立平,孟志军,王秀,郭建华,武广伟,付卫强,张瑞瑞,陈天恩,徐刚. 2012

[8]南平烤烟GC-MS指纹图谱构建及模式识别. 刘帅帅,曹建敏,邱军,王允白,孙鹏,于卫松,高欣欣,丁睿. 2012

[9]元素指纹图谱在藿香正气制剂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刘征辉,陈秋生,叶挺祥,赵洪芝,郭永泽,程奕. 2013

[10]模式识别技术在电子舌中的应用与发展. 王茹,田师一. 2009

[11]不同风味类型铁观音乌龙茶香气组成化学模式识别研究. 陈林,林清霞,张应根,陈键,王丽丽,余文权,尤志明. 2018

[12]智能化畜禽养殖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陆蓉,胡肄农,黄小国,谭业平,陆昌华. 2018

[13]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蜂蜜掺假识别. 屠振华,朱大洲,籍保平,陈红茜,庆兆珅. 2011

[14]乌龙茶品种鲜叶加工白茶过程中香气成分动态变化规律. 陈林,张应根,陈键,宋振硕,项丽慧,余文权,尤志明. 2020

[15]铁谱图像的彩色纹理特征提取与识别. 包春江,刘向东,杨志伊. 2007

[16]机器视觉在我国农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分析. 王风云,郑纪业,唐研,刘延忠,李乔宇,穆元杰,王磊. 2016

[17]电子舌在茶叶检测识别中的应用. 潘玉成,叶乃兴,江福英,黄先洲. 2016

[18]基于图像识别的小麦品种分类研究. 何胜美,李仲来,何中虎. 2005

[19]红茶发酵过程中品质评价技术研究进展. 夏长杙,冉乾松,李芮,刘亚兵. 2023

[20]基于图像的昆虫自动识别与计数研究进展. 姚青,吕军,杨保军,薛杰,郑宏海,唐健.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