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型杂交稻耐低钾基因型的筛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国栋

作者: 刘国栋;刘更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稻;耐低钾逆境;钾素利用效率;吸钾速率;生物量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02 年 35 卷 09 期

页码: 1044-10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针对我国钾矿资源短缺、但作物种质资源非常丰富的基本国情 ,从作物遗传多样性的角度 ,以稻株的吸钾速率、钾素利用效率和生物量等为评价指标 ,用业已建立的水培快速筛选方法对 2 8种不同组合的籼型杂交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无论是吸钾速率、钾素利用效率还是生物量 ,不同组合的差异十分显著。威优 6 4的吸钾速率最大 ,达 6 84.9nmolK+ ·plant-1·h-1,而协A/ 90 9的吸钾速率最小 ,仅 45 7.2nmolK+ ·plant-1·h-1,相差 49.8%;五叶期汕A/ 90 9钾素利用效率最高 ,达 81.8kg/kg,而汕优 6 4钾素利用效率最低 ,仅 5 5 .9kg/kg ,相差46 .3%;汕A/46 6 3 5的生物量最大 ,达 10 0 .8mg/ plant,协A/ 46 6 3 4生物量最小 ,仅 5 9.1mg/ plant,相差 70 .6 %。

分类号: S511.21

  • 相关文献

[1]籼稻耐低钾基因型的筛选. 刘国栋,刘更另. 2002

[2]灿稻耐低钾基因型的筛选. 刘国栋,刘更另. 2002

[3]籼稻不同基因型钾素吸收利用效率的调控. 刘国栋,刘更另. 1995

[4]水稻不同基因型中Ca、Na对K的部分替代作用. 刘国栋,刘更另. 1996

[5]覆膜滴灌施肥条件下钾肥运筹对玉米产量及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尹彩侠,李前,孔丽丽,秦裕波,王蒙,侯云鹏,刘志全. 2020

[6]长期秸秆还田下基于东北水稻高产和钾素平衡的钾肥用量研究. 侯云鹏,刘志全,尹彩侠,孔丽丽,李前,张磊,王立春,徐新朋. 2020

[7]施钾量对花生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及钾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江立庚,唐荣华,熊发前,唐秀梅,贺粱琼. 2016

[8]东北典型黑土种植密度与施钾量对玉米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调控效应. 陈一昊,孔丽丽,侯云鹏,尹彩侠,张磊,赵胤凯,刘志全. 2023

[9]籼稻不同基因型对钾、钠的反应. 刘国栋,刘更另. 1998

[10]聚乙二醇模拟干旱对耐低钾水稻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彭克勤,邓国富,萧浪涛,张雪芹. 2008

[11]节水抗旱杂交稻品种亲本花期调节技术. 杜兴彬,夏龙平,余新桥. 2015

[12]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功能叶抗氧化系统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刘少华,陈国祥,胡艳,吕川根,吴国荣,杨艳华. 2004

[13]谈三系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配套组装技术. 刘文炳,郑旋,林琼,林志强,曾海清,张水金,杨东. 2010

[14]水分胁迫对高产杂交稻功能叶光能转换特性的影响. 刘少华,陈国祥,吕川根,杨艳华. 2010

[15]中国杂交稻在马达加斯加产量成因性状分析. 蔡海亚,刘国湘,游艾青,徐得泽,周雷,符友知,张兴中,焦春海. 2016

[16]三系、两系杂交中籼稻组合氮素需求的比较. 龚红兵,周义文,曾生元,钱华飞,李闯,刁立平,林添资,景德道,余波,盛生兰. 2011

[17]耐冷杂交稻黔优301在贵州省不同生态地区的表现. 甘雨,严宗卜,阮仁超,陈惠查,游俊梅,杨占烈. 2007

[18]近十年广西审定感光型杂交稻品种的主要病害抗性水平及育种方向分析. 唐梅,孙富,罗同平,潘文兴,于松保. 2015

[19]杂交稻新组合比较试验初报. 黄文武,凌强青. 2012

[20]影响福建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的气象因素分析. 张翊,张水金,夏淑英,杨东,游晴如,涂诗航,郑家团,黄庭旭.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