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翻肠囊法考察复合红花籽油的肠吸收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商雪珂

作者: 商雪珂;杨晓君;丁泽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不饱和脂肪酸;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肠吸收;外翻肠囊法;十二指肠

期刊名称: 现代食品科技

ISSN: 1673-9078

年卷期: 2023 年 003 期

页码: 10-1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该研究旨在初步考察复合红花籽油的肠吸收特性。采用外翻肠囊法对其肠吸收部位、时间、给药浓度进行研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肠收集液中亚油酸(Linoleic Acid,LA)及α-亚麻酸(α-Linolenic Acid,ALA)含量,通过计算吸收转运参数、吸收速率参数分析其肠道转运机制。不同肠段中,其主要成分LA与ALA均能在十二指肠(LA:2.71 mg;ALA:1.60 mg)与空肠(LA:1.89 mg;ALA:1.43 mg)中被检出,通过计算不同部位透过药量(M)、药物吸收转化率(A)和药物剩余百分数(R),结果显示十二指肠段中LA、ALA的M高于空肠段,A与空肠段接近,R低于空肠段,因此十二指肠为最佳吸收肠段。在120 min时,LA和ALA的Pappi(瞬时表观渗透系数)皆高于其他时间点,因此最佳吸收转运时间为120 min。在给药倍数为2.0倍时,肠囊液中的LA和ALA浓度最高,分别为0.35、0.19 mg/mL,因此最佳给药浓度为200 mg/mL。结果表明复合红花籽油的肠吸收特性可能为具有时间与浓度依赖性的被动运输模式且在十二指肠段中单向转运。

分类号: TS225.1

  • 相关文献

[1]基于外翻肠囊法探讨乳脂在大鼠肠道中的吸收特性. 丁泽人,童刚平,欧国兵,李跟笑,王锡波,郭孝敬,卫新璞,杜盼盼. 2024

[2]乌龙茶的减肥功效研究. 林智. 2013

[3]不同阶段性返白过程正安白茶香气成分分析. 沈强,张小琴,刘晓霞,刘忠英,何萍,郑文佳. 2021

[4]藜麦酸奶混菌发酵工艺优化及品质与风味评价. 常嘉乐,张婷,袁亚宏,岳田利. 2021

[5]超声辅助一锅法去除牛骨胶原蛋白肽粉异嗅味物质研究. 刘浩,强宇,张鸿儒,刘俊梅,韩东,徐杨,张春晖. 2023

[6]不同日龄乳鸽肠道CaBP-D28k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研究. 龚莉媛,安勇,秦士贞,史兆国,计峰. 2022

[7]日粮中添加黄芪复方颗粒对肉鸡免疫器官组织结构及肠道结构的影响. 梁锐,王佳敏,崔小珍,王延东,王颖莉. 2020

[8]上笼应激对绍兴鸭十二指肠组织结构、抗氧化能力及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 顾天天,田勇,周玮,刘国发,陈黎,曾涛,吴信生,徐琪,陈国宏,卢立志. 2020

[9]Gln对鸭瘟感染鸭十二指肠免疫调节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张圆圆,赵丽丽,王蕾,牛银杰,韩凌霞,刘胜旺,陈洪岩. 2015

[10]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筛选影响蛋鸡产暗斑蛋候选基因的研究. 杜元军,韩海霞,刘玮,李大鹏,雷秋霞,周艳,刘杰,王杰,李福伟,陈甫. 2023

[11]表皮生长因子对蛋鸡十二指肠生长发育的影响. 吕翔宇,周峰,王家乡,吴艳,皮劲松. 2024

[12]超微粉中药对保育猪小肠形态发育的影响. 孟冬霞,曹日亮,胡广英,武果桃,任杰,孟帆,马政禹,夏艳婷. 2017

[13]纳豆芽孢杆菌在奶牛瘤胃和十二指肠存活规律. 董淑慧,王加启,彭华,孙鹏,卜登攀,周凌云,康海英. 2011

[14]生物膜与果树抗寒性. 王善广,张华云,郭郢,孙秀兰,皮钰珍. 2000

[15]尿素包合法提纯西瓜子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 张文文,杨敬辉,吴琴燕,肖婷,狄华涛,陈宏州. 2011

[16]蚕蛹油成分及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徐有海,孙波,叶楚华. 2011

[17]日粮脂肪酸来源对动物产品中不饱和脂肪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马燕芬,高民,卢德勋. 2010

[18]△12-脂肪酸脱氢酶及其编码基因研究进展. 刘永红,张丽静,张洪荣,傅华. 2011

[19]发酵法生产脂肪酸的研究. 马荣山,郑燕,徐国华,张翠霞. 2004

[20]植物抗寒基因及其在品种改良中的应用. 刘汉梅,张怀渝,谭振波,黄玉碧.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