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花药开放式培养及不同基因型对花药培养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博智

作者: 周书栋;董亚静;刘荣云;欧立军;刘峰;郑井元;马艳青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辣椒;花药;开放式培养;基因型

期刊名称: 蔬菜

ISSN: 1001-8336

年卷期: 2019 年 005 期

页码:

摘要: 为了创新花药培养方法,并用于筛选出再生频率较高的辣椒品种,通过改进花蕾灭菌和花药接种方式,以及向NTH培养基中添加抑菌剂,建立了1种辣椒花药开放式培养的方法,具体内容为:对剥去3/4花萼的花蕾灭菌时更易杀死花蕾表面细菌和内生菌;徒手挤压花药降低了对花药的伤害,且花蕾接种速度为镊子夹取处理的2.18倍;添加25 mg/L的氨苄青霉素和25 mg/L的两性霉素B可使花药染菌率降低至1.42%;简化了培养环节,可用于大规模胚状体诱导和双单倍体植株的获得.同时,比较了23个辣椒品种的花药培养效果,筛选到了3个再生频率高的辣椒品种,分别为博辣红牛、H15和辣八螺丝王.

分类号: S641.3

  • 相关文献

[1]辣椒花药开放式培养技术规范. 杨博智,周书栋,欧立军,刘峰,郑井元,马艳青. 2019

[2]不同基因型茄子花药内源激素水平及温度处理对其含量的影响. 张玉苗,陈钰辉,徐涵,刘富中,胡鸿. 2012

[3]不同基因型大麦离体培养花药对赤霉病菌粗毒素的反应. 孙月芳,陆瑞菊,王亦菲,周润梅,黄剑华. 2005

[4]不同因素对西瓜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朱迎春,刘君璞,邓云,李卫华,安国林,孙德玺. 2015

[5]辣椒单倍体培养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付文婷. 2011

[6]《辣椒花药离体培养》评述. 李素文,黄亚杰,肖瑜,张斌. 2012

[7]辣椒单倍体培养研究进展. 苏维,常彩涛. 2010

[8]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9704A花药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刘志敏,熊兴耀,邹学校,萧浪涛. 2008

[9]辣椒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杨博智,周书栋,朱卫平,张竹青. 2009

[10]辣椒花药培养影响因素的研究. 何铁光,董文斌,赵坤,王益奎,王日升,康德贤. 2013

[11]不同培养基和激素对辣椒花药培养的影响. 周书栋,张竹青,戴雄泽,李立恒,谢达平. 2009

[12]辣椒花药培养的初步研究. 黄亚杰,李素文,肖瑜,高素燕,张斌. 2014

[13]花药培养建立辣椒DH纯系的初步研究. 陈晓,詹玉丝,徐小利,齐卫强,常高正,郅玉宝,易明林,吕淑玉. 2003

[14]辣椒全基因组测序材料Capsicum annuum cv.CM334再生体系的建立. 张根莲,张凯,郭广君,潘宝贵,刁卫平,刘金兵,戈伟,王述彬. 2019

[15]辣椒苗期耐低氮基因型差异分析. 王春萍,张世才,黄启中,唐荣莉,李怡斐,吴红,蒋晓英,杨小苗,雷开荣,黄任中,林清. 2019

[16]连续增氧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分蘖期生长和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赵锋,张卫建,章秀福,王丹英,徐春梅. 2011

[17]连续增氧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分蘖期生长和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赵锋,张卫建,章秀福,王丹英,徐春梅. 2012

[18]水稻的花药培养. 黄大年,王慧中. 1999

[19]大麦花药离体诱变及铝胁迫下的培养反应. 孙月芳,陆瑞菊,王亦菲,周润梅,黄剑华. 2005

[20]火龙果花药培养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及遗传稳定性. 范建新,邓仁菊,王永清,刘红,彭志军.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