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规格鹿茸和鹿角中的硫酸软骨素含量测定及在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陆雨顺

作者: 陆雨顺;张燕停;李志满;陈建波;霍晓慧;曲迪;孙印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鹿茸;鹿角;硫酸软骨素;高效液相色谱法;质量评价

期刊名称: 中国中药杂志

ISSN: 1001-5302

年卷期: 2022 年 47 卷 019 期

页码: 5203-520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全面比较不同规格鹿茸和鹿角中硫酸软骨素的含量,并探讨硫酸软骨素作为划分鹿茸和鹿角的可行性.该实验采集了 15个养殖地的22批不同形态梅花鹿鹿茸(二杠茸、三杈茸)、6批不同养殖地的鹿角和60批不同部位(蜡片、粉片、纱片、骨片)鹿茸饮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鹿角和不同形态、不同部位鹿茸中硫酸软骨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利用聚类分析对不同规格鹿茸饮片进行归类.结果表明,鹿茸中含有丰富的硫酸软骨素,其中整支二杠茸中平均质量分数为2.35 mg·g-1,整支三杈茸中平均质量分数为1.79 mg·g-1,明显高于整支鹿角中硫酸软骨素质量分数0.11 mg-g-1.不同规格鹿茸饮片的硫酸软骨素含量也呈现出较大差异,蜡片、粉片、纱片和骨片分别为7.81、8.39、1.33、0.54 mg·g-1.基于硫酸软骨素含量的聚类分析显示纱片和骨片可聚为一类且明显区分于蜡片和粉片,实现不同部位鹿茸饮片的良好分离.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选定的五大原则,硫酸软骨素可作为鹿茸和鹿角划分的潜在指标,以及不同规格鹿茸饮片(蜡片、粉片、纱片、骨片)区分的潜在质量标志物.该研究为鹿茸质量评价提供了数据支持.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鹿源药材中硫酸软骨素含量分析. 宫瑞泽,王燕华,陈宝,孙印石. 2018

[2]不同形态梅花鹿鹿茸的化学成分对比研究. 刘松鑫,宫瑞泽,王泽帅,张磊,刘畅,孙印石. 2020

[3]《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鹿源药材中胶原蛋白对比分析. 宫瑞泽,张磊,刘畅,李珊珊,王泽帅,孙印石. 2020

[4]《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鹿源药材中γ-氨基丁酸含量分析. 宫瑞泽,刘松鑫,夏蕴实,刘畅,孙印石,张磊. 2021

[5]不同加工方式及不同部位鹿茸中硫酸软骨素的含量分析. 宫瑞泽,王燕华,孙印石. 2018

[6]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鹿茸质量控制标准体系构建. 宫瑞泽,陆雨顺,张磊,李志满,李珊珊,孙印石. 2021

[7]不同产地余甘子多酚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分析研究. 唐仕荣,宋慧,高兆建,周颖. 2018

[8]基于指标成分及指纹图谱多模式识别的不同品种红花质量评价. 苏改兰,樊丛照,邱远金,张际昭,王果平,赵亚琴,王威,赵连佳,石书兵,李晓瑾. 2024

[9]基于HPLC指纹图谱的木薯叶类黄酮质量研究. 詹春莲,陈新富,麦力文,杨霞,王定美. 2021

[10]鹿茸、驯鹿角、鹿鞭、鹿茸血的分析-氨基酸、无机元素的测定. 金顺丹,郑敏芝,潘久如,董万超. 1982

[11]鹿角DNA提取方法研究. 王磊,张然然,王洪亮,李洋,胡鹏飞,帕尔哈提,邢秀梅. 2019

[12]基于Label-free技术的鹿角与鹿骨蛋白组分比较. 张然然,刘华淼,王磊,周永娜,唐福全,夏述忠,邢秀梅. 2017

[13]人工养殖鲟鱼脊骨硫酸软骨素提取工艺研究. 王俊,程薇,李静,熊光权,汪兰,张金木,乔宇,史德芳,薛淑静,王宝华,刘冲. 2014

[14]生物法与化学法制备硫酸软骨素. 石玉刚,党亚丽,刘玉华,白雪. 2014

[15]正交实验法优化牛鼻软骨中硫酸软骨素的醇沉工艺. 李利晓,夏延斌. 2012

[16]酶法预处理硫酸软骨素原料除杂工艺优化. 李利晓,夏延斌. 2012

[17]牦牛气管中硫酸软骨素提取工艺研究. 尹孝萍,党斌. 2015

[18]鲟鱼软骨硫酸软骨素降解产物的结构分析. 王俊,张扬星,熊光权,吴文锦,黄镭,汪兰. 2019

[19]大青鲨和镰状真鲨软骨中部分营养成分分析与安全评价. 杨少玲,戚勃,赵永强,李来好,吴燕燕,林婉玲. 2019

[20]不同硫酸软骨素对口腔癌KB细胞的抑制作用. 张扬星,汪兰,熊光权,吴文锦,石柳,乔宇,王俊.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