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豆锈病研究(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单志慧

作者: 单志慧;周新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锈病;流行;抗性机制;抗锈资源;生理小种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06 年 25 卷 04 期

页码: 102-10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1899年在中国吉林首次报道了由豆薯层锈菌(Phakopsora pachyrhiziSyd)引起的大豆锈病。20世纪60年代大豆锈病成为热带、亚热带地区大豆生产中最严重的病害。中国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本篇综述介绍了中国在大豆锈病的病原菌分布及其寄主、产量损失,病害流行、病原生活周期、病原与寄主的互作、抗锈资源鉴定、抗锈遗传、抗锈育种和综合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分类号: S435.651

  • 相关文献

[1]大豆锈病研究进展. 单志慧,周新安. 2007

[2]大豆抗锈种质的评价. 罗英,单志慧,周新安. 2006

[3]大豆锈病病菌生理小种的初步研究. 谈宇俊,孙永亮. 1989

[4]警惕小麦条锈菌条中33号的流行与危害. 贾秋珍,金社林,曹世勤,骆惠生,金明安,张勃. 2010

[5]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条中32号及水源14致病类型在甘肃的流行与发展趋势. 贾秋珍,金社林,曹世勤,骆惠生,金明安. 2007

[6]江西大豆锈病发生及防治的研究. 张祥喜,张小牛,林姗姗,谈宇俊. 2000

[7]野生大豆(Glycine.soja)抗锈鉴定. 单志慧,单连民,王贤智,邱德珍,张晓娟,蔡淑平,吴学军,周新安. 2008

[8]大湄公河次区域大豆锈病的发生与防治. 李琼,张晓明. 2018

[9]大豆锈病越冬区气候区划研究. 张振铎,马占鸿,杨小冰,王应学,陈杰. 2005

[10]广西大豆锈病发生情况及发病条件的初步分析. 朱桂宁,李焜华,李清标,陈永惠,黄荣瑞,孙恢鸿. 1992

[11]野生大豆(Glycine.soja)抗锈鉴定. 单志慧,单连民,王贤智,邱德珍,张晓娟,蔡淑平,吴学军,周新安. 2008

[12]大豆品种抗锈病遗传的研究. 谈宇俊,孙永亮,单志慧. 1991

[13]大豆锈病在广西粉葛上发生情况调查. 郭堂勋,何禧严. 2008

[14]中国大豆种质资源抗大豆锈病鉴定. 单志慧,谈宇俊,沈明珍. 2000

[15]野生大豆(Glycine. soja)抗锈鉴定. 单志慧,单连民,王贤智,邱德珍,张晓娟,蔡淑平,吴学军,周新安. 2008

[16]大豆锈菌冬孢子形成研究. 谈宇俊,费甫华,单志慧,周乐聪,沈明珍,李松. 2001

[17]大豆锈菌冬孢子在侵染循环中的作用. 谈宇俊,单志慧,周乐聪,沈明珍,费甫华,李松. 2001

[18]黑暗对大豆锈病菌侵染影响的研究. 郭堂勋. 2008

[19]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浙中的回升流行原因分析. 陈声祥,吴惠玲,廖璇刚,吕永平,沈升法,王藕芳,金梅松. 2000

[20]浙江省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灾变因子调查与分析. 沈升法,娄小平,阮关海,李祖士,龚明贤.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