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产杂交水稻超优1000的生物学特性及抗倒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魏中伟

作者: 马国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超高产杂交水稻;超优1000;产量构成;干物质生产;抗倒性

期刊名称: 杂交水稻

ISSN: 1005-3956

年卷期: 2015 年 30 卷 01 期

页码: 58-6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比较研究了超高产杂交水稻超优1000与对照Y两优1号、9311的产量构成、物质生产特性和抗倒性差异。结果表明:超优1000较对照增产显著,实际产量分别较Y两优1号、9311增产25.5%和39.3%;库容量大和生物量高是超优1000具超高产潜力的关键原因,大库容量主要靠培育大穗,物质生产优势集中在后期。超优1000还具有其它显著的生物学特点:叶面积指数及粒叶比大,叶片功能期较长,株高适中、节间配置合理,穗下节间长,基部节间短、粗、厚,高度抗倒。

分类号: S511.21

  • 相关文献

[1]超高产杂交水稻超优1000的根系特征研究. 马国辉. 2016

[2]超高产杂交稻茎秆特征与抗倒性关系研究. 马国辉. 2010

[3]杂交水稻超高产特性研究. 谢华安,王乌齐,杨惠杰,杨高群,李义珍. 2003

[4]小麦新品种(系)抗倒性及产量构成因素评价. 胡卫国,曹廷杰,杨剑,张玉娥,王西成,曹颖妮,赵虹. 2021

[5]超级稻苗头组合超优1000在海南三亚6.82 hm~2连片高产示范表现及栽培技术. 孟卫东,林朝上,李建武,彭玉林,符策强. 2016

[6]甜菜干物质生产模拟的初步研究. 田际良. 2001

[7]温室甜椒生长与产量预测模型. 刁明,戴剑锋,罗卫红,袁昌梅,卜崇兴,鲜开梅,张生飞,徐蕊. 2009

[8]花生高产群体特征研究. 郑亚萍,孔显民,成波,王华松,刘歧茂,张伟,姜振祥. 2003

[9]小麦抽穗前后干物质生产特点及其对穗重的影响. 王高武,唐建华,吴维中. 1988

[10]稻草覆盖还田对华南双季晚稻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 钟旭华,黄农荣,吕国安. 2011

[11]基于模型的温室加温控制目标优化系统研究. 戴剑锋,罗卫红,乔晓军,王成. 2006

[12]杂交水稻干物质生产和光合特性与籽粒饱满度研究. 邓锡洪,谢戎,罗光才. 1993

[13]播种量、施氮量和氮肥运筹对直播杂交稻产量及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陈鸽,李祖胜,李中希,傅岳峰,郑华斌,黄敏. 2020

[14]超高产水稻的干物质生产特性研究. 杨惠杰,李义珍,杨仁崔,姜照伟,郑景生. 2001

[15]不同肥料节氮栽培对超级杂交中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及氮肥效率的影响. 马国辉,宋春芳,万宜珍,周静,沈洪昌. 2008

[16]福建超级稻品种干物质生产特性研究. 何花榕,房贤涛,谢祖钦,杨惠杰. 2015

[17]温室番茄叶面积与干物质生产的模拟. 倪纪恒,罗卫红,李永秀,戴剑锋,金亮,徐国彬,陈永山,陈春宏,卜崇兴,徐刚. 2005

[18]湿涝对花生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易静,刘登望,王建国,张昊,郭峰,万书波,李林. 2017

[19]覆膜直播与常规手栽种植方式对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的影响. 李树杏,杨占烈,何强,甘雨,张武汉,向关伦,孙平勇,舒服,邓华凤. 2016

[20]不同施氮量对优质稻天优3301产量及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张上守,陈双龙,卓传营,姜照伟,郑荣和.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