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种子活力测定方法的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郑雅潞

作者: 郑雅潞;薛小雁;仇永康;郑锦娟;张莉莉;王军卫;牛娜;张改生;马守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种子活力;老化;电导率;光密度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7 年 15 期

页码: 61-6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种子是生物繁衍循环的重要器官,为探究测定小麦种子活力的适宜方法,以5个小麦常规品种西农889、小偃22、西农2611、矮抗58、周麦18和1个杂交品系西杂13为材料,采用标准发芽试验、加速老化试验以及测定电导率、幼苗生长情况、吸光度、模拟田间出苗率等6种方法,对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及幼苗干质量、种子活力指数、根长、苗长、电导率、吸光度等活力指标进行测定,并分析各活力指标与模拟田间出苗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矮抗58、西农889、西农2611种子活力较高,西杂13种子活力最低;标准发芽势、标准发芽率应用具有局限性,不能作为评估小麦种子活力及其田间成苗能力的活力指标;各小麦基因型间种子活力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模拟田间出苗率与标准幼苗干质量、标准简化活力指数、苗长、老化发芽势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电导率、相对电导率、D260 nm呈显著负相关。由结果可知,这些指标是可以用来评估小麦种子的活力和田间成苗能力的。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小麦穗部位种子浸泡液电导率与种子活力的关系. 张路路,张金汕,贾永红,李鹏,古力尼尕尔·吐尔洪,王润琪,董艳雪,石书兵. 2023

[2]电导法测定小麦种子活力. 朱银,颜伟,杨欣,许大光,张仙义,周莉. 2014

[3]2种化学药剂处理对老化桑种子发芽力及种子活力的影响. 肖龙云,程嘉翎,刘佳. 2011

[4]水稻种子贮藏过程中活力衰退规律及性状变化初探. 李小湘,李卫红. 2009

[5]自然老化对高油酸花生种用品质的影响(英文). 张青云,王传堂,唐月异,王秀贞,吴琪,孙全喜,张建成,胡东青,于树涛,陈傲. 2016

[6]贮存时间对西瓜种子活力的影响. 王果萍,刘剑华,高平平,乔燕祥. 1998

[7]利用小麦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籽粒性状与种子活力相关关系研究. 姜朋,李斯深,马鸿翔,张鹏,孙庆泉. 2013

[8]小麦种子活力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薛小雁,郑雅潞,仇永康,郑锦娟,张莉莉,王军卫,牛娜,张改生,马守才. 2016

[9]遗传背景对小麦T型杂种种子活力的影响. 李有春,刘仲齐. 1995

[10]成熟期脱水剂施用对小麦种子活力的影响. 李娜,蒋薇,陈一洋,杜锦,刘建,谢晓东,向春阳,曹高燚. 2019

[11]人工老化对小麦种子活力及超弱发光的影响. 田茜,李群,段乃彬,颜廷进,戴双,王栋,张文兰. 2017

[12]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在小麦种子精选中的应用. 贾佳,王建华,谢宗铭,杨丽明,孙宝启,孙群. 2014

[13]人工加速老化对小麦种子活力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朱银,颜伟,杨欣,张仙义,周莉. 2016

[14]射频等离子体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黄明镜,尹美强. 2010

[15]人工老化对小麦种子活力及超弱发光的影响(英文). 田茜,李群,段乃彬,颜廷进,戴双,王栋,张文兰. 2017

[16]种子活力对小麦收获时期及穗部位的响应. 张路路,李鹏,张金汕,贾永红,罗四维,李丹丹,王凯,石书兵. 2023

[17]原壳小球藻生物量快速测定方法的对比研究. 崔妍,李美芽,施春雷,史贤明. 2012

[18]光密度法RT-LAMP检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田纯见,王宏,李红梅,张树,罗琼. 2013

[19]LED光源对不结球白菜和番茄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樊小雪,宋波,徐海,陈龙正,徐志刚,袁希汉. 2015

[20]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AG5601对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张卓,刘茂炎,王培,黄文坤,刘二明,彭焕,彭德良.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