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播菜用大豆生长动态及干物质积累分配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艳秋

作者: 陈艳秋;宋书宏;张立军;袁玉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菜用大豆;生育特性;干物质积累;鲜荚产量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09 年 28 卷 03 期

页码: 112-1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4个大豆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菜用大豆在夏播条件下的生育特性及群体生产结构,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干物质积累分配及鲜荚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夏播菜用大豆的株高及叶面积指数表现为前期快速增长,从8月中旬开始增长缓慢;各品种(系)生育进程明显不同,合丰系列大豆生长发育迅速,生育期短,一般64 d左右即可采摘收获,最迟的品系是辽99011,从出苗期到鲜荚采收期需要79 d;辽00128各时期叶面积指数均高于其他品种;各品种(系)群体干物质积累的主要表现是在8月25日后,均以9月22日积累的干物质最高;辽00128干物质积累较多,同时后期分配到鲜荚中比例较多,鲜荚产量最高(8143.9 kg.hm-2),因此,辽00128适合在沈阳地区做夏播菜用大豆种植。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地膜覆盖栽培条件下菜用大豆生育特性及鲜荚产量. 陈艳秋,宋书宏,张立军. 2006

[2]播期、密度对菜用大豆鲜荚产量及性状的影响. 杨加银,徐海风. 2006

[3]2008年辽宁省国家菜用(鲜食)春播大豆区域试验评价. 陈艳秋,陈应志,蔡淑平. 2009

[4]菜用大豆春播与夏播的比较研究. 陈艳秋,宋书宏,张立军,曹永强,张曾琪,陈晓威. 2008

[5]设施条件对蚕豆冻害及鲜荚产量的影响(英文). 吴春芳,卞晓春,曹云英,夏礼如. 2015

[6]设施条件对蚕豆冻害及鲜荚产量的影响. 吴春芳,卞晓春,曹云英,夏礼如. 2014

[7]鲜食大豆农艺性状与鲜荚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缪亚梅,王学军,汪凯华,陈满峰,张秀梅. 2008

[8]密度对豌豆苏豌2号农艺性状、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 缪亚梅,王学军,汪凯华,陈满峰,葛红,顾春燕,赵娜. 2018

[9]鲜食大豆闽豆5号播期与密度的优化配置研究. 张玉梅,蓝新隆,陈伟,滕振勇,陆佩兰,林国强,胡润芳. 2020

[10]播期与密度对鲜食大豆闽豆10号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林碧英,张玉梅,陈象新,蓝新隆,胡润芳,林国强. 2022

[11]不同播期鲜食大豆品种生育特性及品质评价. 陈霞,刘丽君,赵贵兴,林蔚刚,刘昊飞,王树林,王家军,刘忠云. 2008

[12]苏棉10号生长规律及生育特性研究. 刘水东,何林池,徐纪嘉,郝德荣. 2001

[13]大麦养份吸收与经济施肥技术研究. 朱荣华,沈明德,江银荣,魏亚凤. 1996

[14]水稻两用核不育系G156S生育特性研究. 金祥,黄宗洪,杨占烈,向关伦,甘雨,潘建惠. 2008

[15]大麦养份吸收与经济肥技术研究. 朱荣华,沈明德. 1996

[16]“镇稻11号”特征特性及机插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臧兴良,孙富林,许磊,景德道,林添资,李闯,余波,刁立平. 2011

[17]抛秧稻的生育特性和栽培特点. 蒋彭炎. 1996

[18]吉甜2号南引生育特性的研究. 刘晓辉,高士杰,李继洪,张玉龙. 2007

[19]钵苗移栽对单季晚稻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姚月明,沈明星,孙华,冯瑞兴,朱美根. 2000

[20]贺州市籽用西瓜生育特性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陈勤平,陈天景,叶万典,陈灿,潘启春,陈国泽.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