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并PCR扩增小瓜虫抑动抗原基因的ORF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金先

作者: 杨金先;陈强;刘晓东;林天龙;Theodore G.Clark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瓜虫;抑动蛋白;抗原;简并PCR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04 年 11 卷 02 期

页码: 135-1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抑动蛋白是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multifiliis)体表纤毛的主要构成部分,也是宿主免疫系统发挥抗虫免疫时的主要识别抗原。根据已经报道的3种抑动蛋白N端及C端保守的多肽片断,设计了一对简并引物P6/P7,以小瓜虫分离株IchFJ9的基因组为模板,成功扩增了抑动蛋白编码区(ORF)的全长基因序列。扩增的iagFJ9基因全长1398bp,编码466个氨基酸,包含18个非标准密码子TAA(Glu,Q)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包含6个以CPXGT为起始的串联重复单位,具有抑动蛋白的特征性结构。同源比较分析显示,扩增的iagFJ9基因与已知的小瓜虫抑动蛋白基因IAG52A基因具有88%同源率。证实了iagFJ9是一个新发现的抑动蛋白基因,用简并PCR技术去发现小瓜虫抑动蛋白基因家族新基因是可行的。

分类号: S941.5

  • 相关文献

[1]重组多子小瓜虫抑动抗原ISCOMs制备. 柯翎,陈如敬,刘晓东,杨金先,龚晖. 2011

[2]小瓜虫侵染澳洲龙纹斑鳃的扫描电镜观察. 任丽花,罗钦,刘洋,饶秋华,黄敏敏,翁伯琦,罗土炎. 2018

[3]大西洋鲑稚鱼(Oncorhynchus solar)小瓜虫病(Lchthyophthirius filiis)的防治试验. 王丙乾,李永发,贾忠贺. 2001

[4]小瓜虫抑动抗原研究综述. 柯翎,刘晓东,陈如敬,杨金先. 2007

[5]不同药物对澳洲龙纹斑幼鱼小瓜虫病的治疗效果. 罗土炎,罗钦,饶秋华,涂杰峰,林虬,刘洋,于凯,翁伯琦. 2016

[6]扁吻鱼鱼苗寄生虫病防治试验. 马燕武,任波,张人铭,吐尔逊,任慕莲,阿不都,艾则孜,刘宇,郭焱. 2006

[7]小瓜虫在澳洲龙纹斑鳃器官上的分布及其影响. 任丽花,罗土炎,刘洋,罗钦,饶秋华,翁伯琦. 2018

[8]重组小瓜虫抑动抗原表达产物的纯化及其免疫学特性分析. 柯翎,陈如敬,杨金先,陈强,刘晓东,龚晖. 2008

[9]过氧乙酸对小瓜虫幼虫和包囊的杀灭效果. 赵飞,韩刚,谭爱萍,姜兰. 2012

[10]小瓜虫对澳洲龙纹斑不同生长阶段苗种的感染与致病性研究. 罗钦,饶秋华,李巍,涂杰峰,罗土炎,翁伯琦. 2017

[11]应用多重PCR技术筛选检测转Bt基因作物. 李飞武,闫伟,龙丽坤,李葱葱,张世宏. 2014

[12]猪围脂滴蛋白基因cDNA部分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杨红文,王春凤,粟朝芝,韦毕芬,李洪曙. 2010

[13]应用简并PCR方法检测转cry1A基因作物. 李葱葱,闫伟,夏蔚,董立明,龙丽坤,李飞武. 2018

[14]香菇B交配型位点的分子遗传学结构研究I.信息素受体和信息素前体编码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李苏,鲍大鹏,陈明杰,张美彦,潘迎捷. 2009

[15]葡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YF6脂肪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张银波,王汉中,胡小加,晏立英,詹轶,江木兰. 2007

[16]载有磷酸甘油激酶基因启动子的新表达载体的构建以及在发酵性丝孢酵母中启动外源基因的表达研究(英文). 王萍,江木兰,张银波,万霞,梁焯,龚阳敏. 2012

[17]环境基因组DNA脂肪酶基因克隆与分析. 张银波,江木兰,万霞,王汉中. 2010

[18]刺孢小克银汉霉△6-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的cDNA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张银波,江木兰,胡小加,张晓昱. 2007

[19]葡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YF6脂肪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张银波,王汉中,胡小加,晏立英,詹轶,江木兰. 2007

[20]杨柳田头菇B交配型基因信息素受体片段的克隆与分析. 陈卫民,柴红梅,张小雷,李树红,赵永昌.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